【專訪】二零一八健康促進行動嘉年華—預防慢性病活動昨日下午舉行,澳門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余惠鶯表示,在慢性病開展的工作上需要大力培養醫護人才開展教育、治療及研究工作。
由澳門健康促進協會主辦,二零一八健康促進行動嘉年華—預防慢性病活動下午三時假綠楊花園休憩區舉行,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委員區榮智、健康促進協會榮譽會長余焯源、會長龍鳳軍、髮型美容業商會創會會長鄧健威、醫療人員協會會長何舜發等出席主禮。
該會理事長余惠鶯致詞時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將慢性病(Chronic disease)定義為那些病程長,通常進展緩慢的疾病,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腫瘤、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關節炎等。隨著疾病譜和死亡譜的改變,我國居民因慢性病引起的死亡構成已高達八成。在澳門,慢性病已成為威脅澳門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根據資料顯示,二零一二年由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四大慢性病導致的死亡人數約佔澳門死亡總數六成八。
她表示,在新形勢下,澳門慢性病防制工作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一系列挑戰,該會提出七點應對策略,包括一、加大力度培養專科醫護人員;二、完善法規及開展系統研究,推進循證決策;三、構建合作平台,積極參與區域及國際交流合作;四、加大健康宣傳教育,定期為所有患者進行講座或邀請慢病相關專家開展講座;五、定期或不定期家訪,觀察患者接受正規治療的依從性,不良生活習慣的改善情況;六、為患者進行心理輔導;七、自我管理與康復指導等。
她指出,綜合澳門實情,在慢性病開展的工作上需要大力培養醫護人才開展教育、治療及研究工作。同時鼓勵民間機構與政府相互合作,共同朝著防控治慢性病的方向邁進,減低慢性病對居民的危害,共同提升居民的生活質素。
昨日活動設有攤位遊戲、舞台表演及有奬問答遊戲等,望透過活動讓市民加深對慢性病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