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文化局長穆欣欣就立法會何潤生議員所提書面質詢答覆如下:
一、公共型圖書館、基礎教育型圖書館、學術型圖書館和專門圖書館各有角色、職責和定位,館藏建設方向和主要服務對象也各有不同。為了積極回應社會需求、有效發揮協作效應、充份整合相關資源,文化局將與教育暨青年局加大合作的範圍和深度,如:文化局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將透過教青局通報學校網絡,兩局也將聯合舉辦圖書館參觀及教育活動,並研究推出涵蓋兩局轄下各圖書館及資源中心的「跨館還書服務」。此外,文化局亦正探討與本澳高校圖書館開展館際互借和文獻交流等多個領域的合作可行性,以期擴大讀者可使用資料的範圍,並達至各圖書館之間的資源互惠與共享。
另外,民政總署轄下的公民教育資源中心、澳門基本法紀念館及多個活動中心都設有閱覽空間,分別提供報刊或圖書供市民閱讀,總數量超過五千本。考慮到使用者多為一般市民,因此圖書類型主要是較受市民歡迎的休閒類書刊,以及推廣公民教育、愛國愛澳教育類書刊。未來亦將因應使用者需求選購不同種類的圖書,提高市民的閱讀興趣。
二、文化局轄下的公共圖書館一直致力提升社會閱讀風氣,以及市民大眾的閱讀能力和素養。近年來,配合落實「智慧型圖書館」的發展方向,秉持「人性化」的管理與服務理念,各館別持續引進新技術、不斷拓展智能化服務,致力營造便利、友好的閱讀環境,吸引不同社區、階層的民眾利用圖書館資源,全面推動閱讀風氣的普及和閱讀素養的提升。
為更好地對外推廣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及館藏資源,館方透過舉辦不同主題、形式多元的活動,推介公共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及服務,在吸引市民參加活動的同時,亦向參與者推薦閱讀相關館藏,如「主題圖書館系列」就是其中一例。另一方面,也透過外展推廣方式提供圖書館服務(如提供新辦或續辦讀者證服務),如主動走進社區、學校、企業、社團,以多元方式推介圖書館的相關服務、館藏及資源,藉以接觸不太認識或較少使用圖書館的潛在讀者,進一步推動全社會的閱讀風氣。
與此同時,文化局亦十分重視圖書館員的在職專業培訓,過往持續開辦了圖書資訊管理學、文獻修復等專業培訓課程,並邀請海內外的專家學者來澳與館員交流,參與的學員除文化局公共圖書館管理廳的工作人員之外,還包括本澳的其他圖書館從業人員。同時,文化局還積極派員參加本澳及外地舉辦的圖書資訊專業培訓課程和研討會,持續提升圖書館人員的專業水準。
關於「圖書館專業人員認證資格」的制訂方面,因有關事宜涉及社會、業界及政府跨部門的範疇,以及較複雜的法律層面,比如:相關認證制度的法律、評審和監督管理措施,圖書館員專業能力標準的訂定,以及專業能力分級和考核等方面,仍需凝聚業界及社會共識,進一步研究和深入分析制訂相關制度的可行性。
三、文化局轄下公共圖書館管理廳的工作人員(技術員及高級技術員職級)之中,逾五成擁有圖書資訊管理學及相關專業的學士或以上學位。近年,文化局亦透過統一管理的對外開考方式,招聘圖書資訊管理範疇的專業人員。未來將因應實際需求,不斷補充、整合及優化相關的人力資源,進一步推動圖書管理範疇的專業提升與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