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兩黨的特務鬥爭時,周恩來指出:我們誠心誠意地與國民黨合作抗日、合作和平建國,但蔣介石硬是要反共、打內戰。我們為了人民的利益,決不能聽之任之。我們在軍事上、政治上是這樣,在情報上也是這樣。周恩來強調說:「我們是依靠政治,不搞下流手段,與國民黨的特務工作有本質不同。」
周恩來的這番話闡明了一個深刻道理:特務的性質有正義和非正義之分,特務的手段有正當與下流之別。
伍豪為周恩來化名(有傳為一次行動時,大家抽籤排代號,周抽中為五號,遂以諧音「伍豪」名之,一段時期周的文章筆名亦為「伍豪」)。伍豪之劍也是建國前專殺叛徒的組織。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期,中國政治舞臺上出現了兩大性質全異的特殊組織,一個是中國共產黨中央特務科,一個是中國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黨務調查科。這兩大組織幾乎同時出現,並從產生之日起,便為各自所代表的階級開始了正義與邪惡的大較量。
時至今日,對中央特科的研究仍處於近乎空白的狀態,只有屈指可數的幾種記實性書籍和為數不多的文章。以至於在今天的讀者中,甚至在大學歷史系的學生中,中央特科的歷史依然是相當陌生的東西。這與中央特科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是極不相稱的。
關於中央特科史料,坊間有郝在今著《中國秘密戰(中共情報、保衛工作紀實)》一書、又或《伍豪之劍──周恩來率領的中央特科》等書本及見諸一般文史散記、視頻。
周總理是中央特科的創始人,如果說李克農上將是中共特工之王的話,那周總理應該算得上是中央特工界的鼻祖。大家印象中周總理只是一個平易近人的文官,其實不然,有傳周總理的武功也是一流的,他師出名門,雖從未出手,但是早已達到了武術的最高境界。
早在一九二六年,中共中央就已經著手準備建立政治保衛機構,並開始培養政治保衛幹部。這年十一月,顧順章(代表工人)受中共中央總書記陳獨秀派遣,前往蘇聯學習政治保衛。同時被派往蘇聯受訓的還有陸留(代表農民)和陳賡(代表軍人)。從蘇聯回來後不久,顧順章就開始幹上了政治保衛工作。
一九三一年顧順章叛變事件後,中央政治局委員陳雲接手特科主任,趙容(康生)調任第二負責人。陳雲兼任一科總務工作,潘漢年負責第二科情報工作,康生兼管三科紅隊。一九三二年初陳雲調任全國總工會黨團書記,就由康生接管特科。不久康生調臨時中央組織部,特科又由潘漢年負責。從此,中共情報圈流傳「先生」、「老闆」、「小開」三個綽號。
一旦被選拔為紅隊成員,首先就是要熟悉各種槍支的使用方法。為了練就百發百中的槍法,紅隊的成員們常常坐船出海,到吳淞口外的海面練習打靶。
在一九二九年下半年,紅隊的力量發展到頂點,擁有四十多名行動隊員,每人都是神槍手,都會駕駛汽車。他們的裝備除了各種型號的手槍,還有化學手榴彈。這種手榴彈可以使人流淚睜不開眼,使用者戴一種特製的眼鏡就不受影響。每次行動之後,如遇追擊,扔出這種手榴彈可以阻滯敵人。
不管紅隊、打狗隊、伍豪之劍,皆可謂令當時的中共叛徒,聞風喪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