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非高等教育委員會和青年事務委員會昨日舉行聯合座談會。由兩個委員會的主席、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主持。教育暨青年局局長老柏生與澳門土生教育協進會諮詢委員會管理委員會主席飛文基於會前簽署魯彌士主教幼稚園加入免費教育學校系統的承諾書。
有關會議昨日上午十時三十分假旅遊塔舉行,會上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張慶元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周明明介紹「澳門學生態度及情意發展評估工具」研究計劃。該計劃將有助教青局及學校了解澳門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中的態度與情意情況,並為特區政府制訂發展學生身心健康政策,以及學校日後開展自評計劃、學校德育及訓輔工作提供科學及客觀的參考資料。
座談會上,教青局教育廳廳長江毅及青年廳廳長陳旭偉分別回顧二零一八年和簡介二零一九年非高等教育及青年事務的施政重點工作。在非高等教育方面,江毅指出在特區政府與社會各界多年共同努力下,非高等教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教青局在全面落實課程改革的基礎上,進一步關注促進學生學習成功,幸福感及共建和諧校園的工作,致力為學生提供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配合特區政府的施政方針,全面推動愛國愛澳教育;持續投入資源,加快非高等教育和學校系統的建設。
在青年事務方面,陳旭偉表示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二零一八年教青局在國情、區情的宣傳教育、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交流、強化與青年之間溝通等工作上都取得一定的成效,同時通過凝聚各政府部門力量,共同推進了多項青年工作的有效開展;二零一九年將繼續推進《澳門青年政策二0一二—二0二0》的有效落實,增進家國情懷,提升青年的競爭力及創新創業能力,積極推動青年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同時重視與青年之間的互動溝通,為青年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促進青年身心健康成長。
此外,教青局處長黃嘉祺簡介了二零一九年各項大型的青年活動。配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澳門特區成立二十周年、「五四運動」一百周年和中葡建交四十周年,教青局將在現有的基礎上推陳出新,舉行各項慶祝和紀念活動,並將舉辦國際性的青年舞蹈和音樂活動,為青年提供更多發揮優勢和潛能的機會,搭建更多與不同國家和地區青年交流的平台,助青年更好地融入國家和區域發展。
教青局學校督導員鄧偉強介紹特區政府於二零一一年頒佈《非高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二0一一—二0二0年)》,訂定了教育發展的五大基本政策方向和十一項重要措施,並於二零一六年進行中期檢視工作,該規劃的完成率已推進至八成三,工作推展理想。為科學謀劃二零二零年後教育事業發展,培養國家和澳門發展所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受教育者的個人和社會福祉,將分四個階段開展下一輪教育規劃的研制工作,預計二零二一年將頒佈下一階段教育規劃。其中,將在非高等教育委員會下設《教育規劃》專責小組,負責計劃、執行、跟進、評估整項工作,並組織顧問團隊對規劃文本提供專業意見,以及舉辦與教師、學生、家長有約的座談會,共同謀劃和前瞻教育工作。
教青局處長梁怡安簡介「義務教育制度」修訂的構思,並詳細介紹了政府、家長、學生及學校四方持份者的義務及責任。
最後,教青局處長吳美琪介紹了二零一八/二零一九學年「幼兒首次入學中央登記措施」的執行情況,總結各項工作順利完成,並將於二零一九/二零二零學年繼續實施;同時亦說明了優化方向、工作日程、會議安排等,有關工作將於二零一九年一月起陸續展開。
委員們就上述議題展開了討論,並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