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吃火鍋的季節。不過,我們也知道火鍋如果經常吃就會導致身體出現異常狀況。那麼,究竟要怎麼吃火鍋才是最健康的呢?在這裡,就來教教大家吃火鍋的健康方法吧。
1.瘦人最適合海鮮火鍋
吃海鮮火鍋,滿足的就是鮮甜的口腹之欲。從中醫角度看,大多海鮮屬偏涼,而且含膠原蛋白多,比較滋膩,所以,海鮮火鍋最適合瘦人吃。因為「瘦人多火,肥人多痰」。瘦人如果吃了點補益或溫性的食物或藥物,往往容易上火,出現口舌生瘡、口乾、便秘等症狀。但是海鮮偏寒涼,所以瘦人、陰虛的人最合適吃,既補益又恰好能滋陰。值得注意的是,濕氣重的人就不適合吃海鮮火鍋了,比如起床疲勞,渾身不爽、舌苔白厚有齒痕、大便爛等,說明體內有濕邪,吃了海鮮會加重濕氣。另外,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都跟濕邪、痰濕有關,也不適合吃海鮮火鍋。其中,高尿酸的人尤其不適合吃海鮮火鍋,因為海鮮火鍋裡的嘌呤太高,吃了容易誘發痛風發作。另外,像檸檬、辣椒、沙茶醬或加了姜的醋等配料,都是偏溫性,比較適合與海鮮火鍋搭配。
2.手腳易冷的女性最適合羊肉火鍋
羊肉在冬季吃最好。中醫認為,羊肉性偏溫,但其又兼具了冬季養陰、補陽的兩個方面,像陰血不足,凍手凍腳,痛經、體質虛寒的女性,在冬季吃羊肉就非常適合。而廣東地域偏食熱,所以可以在羊肉煲裡添加馬蹄、海帶、蘿蔔等比較寒涼的食材加以中和。麻辣鍋底羊肉火鍋,加了蔥、姜、蒜、花椒各種辛香料,整鍋湯都偏熱燥,所以其蘸醬就選擇簡單的麻油或芝麻醬,目的是降溫和祛火。或者在鍋底放點不去芯的蓮子、豆腐,發揮其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吃羊肉火鍋,大多採取葷素搭配的方式。專家還建議,平時體質比較熱的,可以搭配一些性質寒涼的蔬菜,比如油麥菜、菠菜、生菜、蘿蔔、豆腐、番茄、娃娃菜等。平時體質比較虛,則可以搭配性質溫或平的蔬菜,比如茼蒿、香菜、小白菜、魔芋、金針菇、土豆等。
3.菌類火鍋最適合高血脂、高血壓等需控油人群
菌類火鍋比較健康,湯味道鮮美,但卻沒多少脂肪。即使吃多了,也不會像吃肉多了那麼油膩。所以,菌類火鍋滿足了既想吃火鍋,又不想吃大魚大肉、追求健康人群的需要。
但是,菌類火鍋最大的問題是,只聞起來香,單純煮菌湯底可能沒有甚麼味道。所以,為了味道更豐富,商家可能用高湯底或雞湯底。值得注意的是,鮮美的菌湯其嘌呤也比較高,所以高尿酸的人,最好不要喝湯。
4.雞肉火鍋人人都適合
廣東人吃雞肉火鍋,對雞和火候要求高,誰叫他們就愛吃鮮嫩這一口,開鍋翻騰十幾分鐘熟了即可。雞肉火鍋比較簡單而且隨性,其實就等於喝雞湯,無論是西洋參或其他藥材鍋底,建議雞湯不宜煮得太久,不然很容易產生高嘌呤。而一隻雞一兩斤,四個人吃就足夠了。實際上,一個人吃半斤雞肉就已經超標了,如果「三高」人群也想吃雞肉火鍋,可以選擇雞肉去皮,飛水,再加青菜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