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樂觀是人長壽之因   王立人

美國科學家研究人員對七百名百歲老人進行了三年的跟踪調查研究,其長壽之因是他們的性格開朗,遇到焦慮之事,即不發愁,也不發火,一輩子保持心平氣和的態度,通俗地說,就是以樂觀的態度對待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問題。

據說我國四川省成都市的老齡委也曾對全市七百二十名百歲老人進行了調查研究,據統計有百分之八十九點一七的人是樂天派,心態好是他們的共性。

山東省第四屆壽星榜單中,鄄城縣的張存合老人一百一十五歲了,引起很多人的好奇,他有甚麼長壽的法寶呢?他的女兒解釋:「他有個好心態,總是寬容待人。」

與他接觸過的人們都說:張存合老人總是有好心態,他一生樂觀向上,平易近人,雖然他已經百歲高齡,但頭腦靈活、思維清晰,臉上極少老年斑,就像七十多歲的老人。一百零一歲的陳同壽也說自己從來不生氣,讀書人沒有甚麼看不開的。他的樂觀都是從書裡學來的。「我甚麼書都讀,經常讓晚輩推薦書單。」在陳同壽看來,樂觀的老人睡眠也好,想得少就不會失眠。「我每天睡眠之前洗澡,看書把身心放鬆一下,然後就可以心無旁騖進入夢鄉。」

據中國老年學會調查,在百歲老人的長壽原因中,遺傳基因佔百分之十五,社會因素佔百分之十,醫療條件佔百分之八,氣候條件佔百分之七,其餘的百分之六十則取決於老人自己的性格或心態。其中排第一位的秘訣就是心態保持樂觀。

對於現代人來說,惱是想出來的,氣是比出來的,急是造出來的……

通俗地說:如果一個人的性格是大大咧咧的,平時吃得飽,睡得著;心直口快,凡事不往「心」裡去,在專家眼裡,這種「沒心沒肺」、性格樂觀、活得比較粗線條的人往往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