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最前線)一個貧困縣的「健康之路」

 冬日午後的馬家店村的衛生室小院裡,劉風雲露出了難得的笑容。「我老伴前兩天還叫著我的名字罵我,和我拌嘴哩!」

 這個老兩口之間看似平常的拌嘴,卻讓劉風雲等了好幾年。二零一四年,劉風雲的老伴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慢慢就開始找不到回家的路,也認不得與他相扶半生的劉風雲。

 劉風雲是陝西延川縣大禹街道辦馬家店村的村民。前些年,為了給老伴看專家、買專科藥,她沒少折騰。「光是去西安大醫院就去了五次,去縣醫院和延安市區的醫院的次數已經數不清了。」

 從去年七月份開始,當「流動醫院」來到了馬家店村之後,劉風雲每個月都可以在村中的衛生室,讓縣裡來的醫生給老伴看診,也能按時取到村醫生為老伴從縣醫院帶來的藥。半年多來,按時就醫、服藥讓劉風雲的老伴病情穩定,至今很少犯病。

 馬家店村所在的陝西延川縣位於陝西省北部,既是革命老區縣,也是新一輪國家扶貧重點縣。全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約八千五百戶共二萬四千多人,其中因病致貧返貧佔貧困總戶數和總人口數的百分之五十點三和百分之四十八點六,健康扶貧工作任務十分艱鉅。

 為從根本上解決因病致貧返貧問題,延川縣近年來開始探索用「流動醫院」將醫療資源送到最基層。「流動醫院」是用流動車輛攜帶醫療儀器,將縣級醫院全科醫師團隊「流動」到村衛生室,讓村民們的小病小疾不用出村就能得到醫治。

 除了送醫送藥上門的「流動醫院」,延川縣也開始利用互聯網視頻技術,開展遠程診療服務,讓村民們不出縣城,就可得到三甲醫院的專業醫療診斷。

 去年十一月,六十六歲的延水關鎮莊頭村村民馮世亮透過電腦屏幕,見到了身在北京的中日友好醫院教授李中實。之前,馮世亮因被縣醫院診斷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症令椎管狹窄,需要手術。

 由於自己年紀大,馮世亮和家人一直想保守治療,不願手術。於是,他把自己的病症講給了螢幕另一端的李中實教授。通過詳盡的詢問瞭解,李中實最終給出了系統的治療建議。

 按照李中實教授的方案,馮世亮在縣醫院治療兩個月後,就可以正常行走了,腰腿痠痛的情況也比之前好多了。馮世亮的女兒馮文麗告訴記者:「北京的專家經驗就是豐富,現在我爸爸不需要手術,只要不提重物,就可以保證日常生活。」

 二零一七年九月,延川縣完成了醫療機構遠程會診系統的構建。該系統以流動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為載體,聯合「北上廣」六十餘家醫療機構,以及陝西省人民醫院、西安交大一附院、二附院等專家醫師團隊,為群眾遠程會診,提供醫療服務與治療建議,讓群眾不出門就能免費享受到專家診療。

 「通過專家遠程會診,本地疑難重症患者可直接接受全國專家視頻問診,不用再擔心舟車勞頓及額外花銷,也實實在在解決了一些貧困患者就醫時『下不了炕、出不了村』的難題,為他們省去了一筆不小的開支。」延川縣委副書記、縣長宋滿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