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國學大師饒宗頤去世,享年一百零一歲,高壽而逝。饒宗頤出身書香門弟,自學而成一代宗師。
饒老是當代中國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古典學者,其茹古涵今之學,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經史子集、詩詞歌賦、書畫金石,無一不精,他貫通中西之學,甲骨敦煌、梵文巴厘、希臘楔形、楚漢簡帛,無一不曉。人謂「業精六學,才備九能,已臻化境」,他與錢鍾書並稱「南饒北錢」錢鍾書先生稱他是「曠世奇才」。
說到南北大師,饒宗頤亦曾與另一學術泰斗季羨林先生齊名,曾譽為:「南饒北季」。「南饒」指的是居於香港中大的國學大師饒宗頤,「北季」指的是北大的季羨林先生。
饒宗頤,字固庵,號選堂,廣東潮州人。他是中國當代著名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文學家、經學家、教育家和書畫家。
季羨林,字希逋,又字齊奘。出生於山東省臨清市康莊鎮。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作家。
季先生精通十二國語言,在語言學、文化學、歷史學、佛教學、印度學和比較文學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國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梵文、巴厘文專家,作家。對印度語文文學歷史的研究建樹頗多,而季羨林先生曾說饒老是「我心目中的大師」。
饒、季二人學術研究有許多交叉之處,可謂惺惺相惜。一九九三年,兩人在泰國參加學術研究活動時,還共同創辦《華學》雜誌,傳播中華文化。
饒宗頤生於廣東潮安。他的家族富甲一方,家學淵源更是深厚,父親饒鍔在家鄉建起了潮州最大的藏書樓「天嘯樓」。少年饒宗頤感覺學校的教育並不適合自己,寧願獨自一人躲進天嘯樓裡自學。在父親的悉心栽培下,饒宗頤打下了良好的傳統文化根基,培養了超強的自學能力。饒宗頤曾經自述:「我家以前開有四家錢莊,在潮州是首富,按理似乎可以造就出一個玩物喪志的公子哥兒,但命裡註定我要去做學問,我終於成了一個學者。我小時候十分孤獨,母親在我兩歲時因病去世,父親一直生活在沉悶之中,但他對我的影響很大。我有五個基礎來自家學,一是家裡訓練我寫詩、填詞,還有寫駢文、散文;二是寫字畫畫;三是目錄學;四是儒、釋、道;五是乾嘉學派的治學方法。」
饒宗頤說,家學是做學問的方便法門。要做成學問,「開竅」十分重要,要讓小孩心裡天地寬廣,讓他們充滿幻想,營造自己的世界,同時要注意引導他們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