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擬立法推動 檢察公益訴訟全面發展
【中新社北京十月二十四日電】(記者謝雁冰 張素)檢察公益訴訟法草案二十四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草案包括管轄、「檢察立案、調查、提起訴訟」、審判、執行等六章,共五十三條。
全國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主任委員楊曉超當日在對草案作說明時表示,制定檢察公益訴訟法,進一步總結十年來形成的較為成熟的經驗做法和各項制度創新成果,有利於破解實踐難題,進一步推動檢察公益訴訟工作守正創新、提質增效、全面發展。
據統計,二0一五年七月至二0二五年九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公益訴訟案件一百二十二點四萬餘件,其中行政公益訴訟一百一十點二萬件,民事公益訴訟十二點二萬餘件。檢察機關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八十六點八萬餘件,回覆整改率達百分之九十八點五;向法院提起訴訟六點八萬餘件,提起訴訟的百分之九十九點六得到裁判支持。
此次,草案明確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領域,分項列舉現行法律規定的十四個領域,新增實踐中較為成熟的文化遺產保護、國防和軍事利益保護兩個領域,並以法律規定的其他公益訴訟案件作為兜底。
草案明確檢察公益訴訟管轄,比如分別明確檢察機關辦理行政公益訴訟案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的管轄,分別明確人民法院審理檢察機關提起的第一審行政公益訴訟案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的管轄,以及對移送起訴作出規定。
草案規定檢察機關辦理公益訴訟案件調查收集證據的調查組織、調查方式等,明確檢察機關不得採取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等強制性措施。同時,規定被調查單位和個人的配合協助義務,以及拒絕或者阻礙調查的法律責任。
在規範完善訴前程序方面,草案明確檢察機關提出檢察意見及行政機關回覆、整改等程序,規定檢察機關辦理行政公益訴訟案件時應加強與行政機關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