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視窗)留守群體 陳青青

內地的農村,尤其是那種地處偏僻之地又交通不便的小山村,不少都消失了。一是成為無人村,房屋雖完好,但完全沒有人居住了;二是荒廢太久,房倒屋塌,要麼成廢墟,要麼被各種植被植物吞噬。但作為不久之前曾一直是傳統的農耕社會,中國仍有龐大的鄉村。

在外出務工潮的衝擊之下,廣大的鄉村,基本只剩留守人群。這個群體以三類人員為主,一是老人,二是兒童,三是家庭婦女。具體有多少人呢?目前,還沒有權威機構進行過調查統計,連估計的數字都沒有。一些專家學者的著述裏,所引用的資料,還是十多年甚至二十年前的。

據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估算,二零一二年的時候,全國約有五千萬留守老人。據全國婦聯二零一三年依據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推算,全國有農村留守兒童六千一百餘萬。而留守婦女的數量,則是採用中國人民大學白南生教授基於二零零五年農村外出務工家庭資料的估算,約四千七百萬。

現今此三類人群,無論真實的資料,或者推算估算的,都應當有變化。那些九零後,還有零零後出生的農村家庭的年輕人,絕大多數不會耕田種地了。不是願不願意的問題,而是根本不會。他們可能從沒到田地裏去勞作過,另外,日益機械化的耕作,也更少依賴人手。所以,那些農村年輕男性一輩的配偶,也較少成為留守婦女。年輕的女性,即便就是農村家庭出生的,叫她們呆在農村操持家務,叫她們去耕田種地,可能性比較低了。十個婦女裏邊,能有一兩個固守田地的,就算很不錯了。

農民的斷層已經是必然之事,就如同農村的衰敗與式微一樣。無論你承認與否,都是無法改變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