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這顆心)素食與慈悲 星雲大師 劉長樂
長樂先生:現在很流行素食文化,很多人借助素食來保健、美容。根據醫學研究,素食有益身體健康,而且可以培養耐力,養成溫和的性格。
星雲大師:一些吃素的老和尚,他們每天早起到晚,整天莫不精神奕奕,究竟原因何在?素食最主要的是長養慈悲心,從心靈的淨化來減少嗔怒,達到內心的安然、祥和。
對於西方素食文化,據我所知,在美國有一個市區只准賣素的不准賣葷的,他們不是佛教信徒,全然是基於健康的立場而推廣吃素。
佛教雖然最早倡導素食,但是最初佛陀時代並非素食,因為當時是靠「沿途托缽」的方式乞食,信徒給甚麼就吃甚麼。中國佛教之所以提倡吃素的原因有二:儒家所謂「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佛教經典中提到,要不斷大悲種,慈悲而不存殺害動物生命。
另外有人說,植物也有生命,也有感情,若說不殺生,應該既不殺動物,也不殺植物才對。其實植物的生命是「生機」,生長的機能的意思,跟生命不同。生命是「有心」,你看豬、馬、牛、羊要被宰殺的時候,會產生恐惧;而植物是「無心」,雖有生死的反應,但沒有苦樂的感覺。所以殺生的界定,在於是否「有心」與「無心」。另外,吃素,除了出自慈悲心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尊重生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