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心得)方圓之外,創意無疆——讀《中央聖馬丁的12堂必修課》有感  濠江中學 朱詠錡

 翻開《中央聖馬丁的12堂必修課》,第一頁那白色背景上淩亂的線條瞬間抓住了我的目光。起初,這些線條看似雜亂無章,毫無頭緒,但當我靜下心來仔細端詳,卻驚奇地發現,從中隱隱看到各種生動的形象,比如那活靈活現的白毛黑耳朵的狗。這看似簡單的線條畫,卻打開了我的思維,給了我諸多靈感。

 一直以來,我在畫畫時常常把自己限制在一個框架內,很少自由地揮灑畫筆。然而,這幅獨特的畫讓我如夢初醒,深刻地明白到,藝術的表達不應被外在的框架所束縛。自由不羈的創作往往能帶來超乎想像、令人驚喜的效果。正如格雷森‧佩里所說:「如果你想的是賺大把的錢,那麼你可以放下這本書了。」我對這句話深表認同,藝術絕非僅僅是物質的產物,它更是精神世界裡璀璨的明珠,是心靈深處真摯的追求。毫無疑問,精神的富有遠比物質的富有更為彌足珍貴,更能讓人的靈魂得到滋養和昇華。

 書中提到:「實踐的價值並不在於它實現了甚麼,而是在於它本身是甚麼,以及它讓人們感受到了甚麼。」(《思辨一切》)這句話讓我不禁深深反思自己過往的創作經歷。書中呼籲設計師們關注設計的未來,為即將到來的世界進行設計,而非徒勞挑戰如今生存環境中那些不易彌補的缺憾。這使我醍醐灌頂,我不該將自己束縛在條條框框內,應該發掘不同的潛在可能性,探索創意潛力的無限可能。

 記得有一次製作地理報告時,我最初想把煙花這個主題用水彩表現出來。可無奈的是,我對水彩的掌握還不夠熟練,畫面效果不盡人意。於是,我用馬克筆修補。在這個過程中,我靈機一動,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奇妙的想法:家裡還有一些色彩斑斕的扭扭棒,為何不將其巧妙地扭在一起,製成煙花綻放的形狀貼上去呢?最終的成品讓我眼前一亮,還獲得了老師給出的最高評分。正如書中所說:「有時你腦子裡冒出一個想法,你興沖沖地趕到工作室想去付諸實踐。結果很有可能這個想法沒法實現,而其他想法卻做成了。」

 書中還講到,藝術和設計實踐是一個反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一次又一次地回到之前的關鍵點,探索多種潛在的創作方向。我也逐漸意識到,每完成一次作品,我都應該靜下心來,認真反思每一個步驟、每一處細節。這種反思提醒著我下次能夠做得更加出色,就像書中所定義的那樣。在翻閱書的過程中,我看到了眾多中央聖馬丁學生所創作的精彩作品。每看到一個作品,我都驚歎於他們豐富的創造力。在此之前,我並未專門閱讀過關於未來專業的書籍,而這次閱讀讓許多新的想法如雨後春筍般湧入腦海。我堅信,未來的自己也能像書中作品的作者們一樣,擁有源源不斷的創意,保持清晰敏銳的思路。

 經由這本啟迪心靈的書籍,我更加堅定不移地確定了未來要走的方向。我深知,藝術之路充滿挑戰,但這本書讓我有決心去探索未知。我將不再畏懼失敗,不再被框架所限,勇敢地追求內心真正的藝術表達。我期待著在未來的創作中,能夠不斷突破自我,展現出屬於自己的藝術魅力,創造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