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月台)來客  天恆

辦公桌上,凌亂的散放着大叠照片,全是有關一幢門柱式建築物。圖片色彩鮮明,具體清晰,是用遙控無人機近距離俯瞰,高低上下,多角度的全方位拍攝。 展示的門柱頂部幾乎光禿禿,混凝土鬆散嶒崚,還露出鋼筋,逾十米面積的黑色花崗岩柱磚全部剥落,墜落在地面上,散成大小不一的碎片。門柱環形地雜草叢生,垃圾遍布,殘垣敗瓦,滿目瘡痍。

這是位於小城西部海灣,伸出海面六十公尺,岩地圓環上的一幢公共建築物,由四根高四十米的立柱互扣而成,鋼筋骨架,混凝土澆注,外鋪黑色光滑亮潔的大塊花崗岩地磚,建成已有三十年,是具有歷史意義的紀念物,孤伶伶的矗立海畔,很是挺拔壯觀。

連接門柱環形地,是一條混凝土通道,直繫海堤,由於面向大海,遠離鬧市繁囂,環境寧靜,風景優美。特別是傍晚,落日餘暉,晚霞斑斕,漁舟片片,海鷗翱翔,成為獨特勝景,此處設有圍欄,吸引很多拍友,釣翁前來拍照垂釣,還有長椅,供居民長者休憩,和年輕人綣綺談情。

誰料,好景不常,門柱建成十多年後,磚石竟然不斷脫落,並傷及途人。為保障市民安全,有關方面把現場封閉,禁止進入。圓環地被丟棄,衰微破敗,月久經年,成為不忍卒睹的廢墟。

荒廢太久,既浪費了寶貴的土地資源,也有失觀瞻,難免令普羅大眾怨聲載道,引發大量投訴和非議。近年,政府銳意拓展旅遊業,計劃開闢更多消閒活動中心,於是翻新門柱,把圓環地打造成文創試點,和闔家歡樂的園圃,便提上議事日程。

我任職的建築工程公司,有幸投得標書,着手開始工程規劃。當一切準備就緒,門柱卻突然爆發一次史無前例,前所未有的磚石大脫落,差點傷及一對情侶, 作為投標公司,對這次嚴重事件,決不能坐視,立即頻頻開會,研究應對的策略和措施。

若只是翻新建築物,對於我們這間實踐經驗豐富的老牌建築工程公司,輕而易舉。但要防止柱磚不再脫落,倒是個難以保證的新課題。作為工程助理,勘察現場,搜集資料,探討脫落原因,提交上級分析,以便制訂有關方案,職責所在,令我忙透了。

 (一)

「怎麼樣?道奇,從這批照片中,是否發現甚麼端倪?」胡工程師推門進入。

「胡工,拍下的照片很多,很清楚很全面。但情況似乎很棘手,我推敲審核了整天,仍然茫無頭緒,弄不清是甚麼回事。」我攤攤手,聳聳肩,無可奈何。

「真的嗎?我也估計情況並不簡單。先說說你的想法,大家一起參詳。」胡工坐下,皺了皺眉。

「首先,門柱這麼高,尚未搭建棚架,人鳥難越,可排除人為惡意破壞的因素。顯見是自然力量引發的意外。」

「自然力量,難道是風?」

「對。肯定是強風,是十級或十二級以上的猛烈颶風,方可造成磚石滿地的結果。」

「你的觀點,我很認同,只有超強風,才能發揮這麼巨大的威力。」

「問題便來了,時入深秋,並非颱風季節,哪來的颶風呢?我曾致電氣象台查詢,答覆是那個晚上,整夜無風無雨,浪靜風平,天氣很好,磚石怎會脫落呢?」

「這確是個問題,無緣無故,難道是自由落體嗎?」胡工見慣世面,也是摸不着頭腦。

「另外,即使當晚真有超強風,也應循某一個固定方向吹來,導致某塊面壁的磚石脫落,其他面壁應該不受影響。但你看看這些照片,四根互扣門柱,前後左右的磚石,均全被吹走,無一保留,無一倖免,導致門柱頂端,全部赤裸裸,甚至露出鋼筋,說明風不僅猛烈強橫,還是來自四面八方,怎有可能呢?」

「你的分析不無道理。」胡工來回踱步,思索良久「假如不是風呢。而是以往工程質量差,偷工減料,磚石貼得不牢固,經日積月累的風吹雨打,而產生的骨牌效應,昔日,不是經常有磚石飛脫嗎?」

「這個問題,我也考慮過,仍然覺得十分可疑。如因質量差劣,也應該逐塊逐塊鬆脫,造成參差脫落。現今一夜之間,剝落超過十米,空蕩蕩的四壁,形成齊齊整整的長方形,我估計是被一種強大力量,突然扯脫,瞬間造成。」我做足了功課,提出各種不同的假設。

「那就麻煩了,不搞清楚原因,怎能開工呢?」胡工很感為難。

「故此,我想諮詢當晚的目擊者,掌握第一手資料,希望從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那好吧,我嘗試聯絡有關方面,找那對情侶面談,追根尋源,如你所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