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城大承辦 廿多國和地區專家學者參與 國際英語教育中國大會舉行
【特訊】以「文化交流文明互鑒──推動人工智能時代全球外語教育高品質發展」為主題的二零二四國際英語教育中國大會前(二十六)日在珠海開幕。本屆大會由中國日報社、北京師範大學和上海外國語大學聯合主辦,中報二十一世紀和澳門城市大學聯合承辦,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國際英語教育研究基金會、ETS中國和英國文化教育協會擔任學術指導單位。大會旨在促進中國與世界在英語教育領域的對話合作,為中外英語教育工作者搭建高水平、國際化、專業化的學習與交流平台,以中外教育合作推動教育強國建設,以文化交流促進中外文明互鑒。城大校長劉駿應邀出席大會開幕式並致辭。
出席大會開幕式的領導和嘉賓還有中國日報社副總編輯王浩,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副司長周莉,珠海市委常委、副市長晁桂明,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珠海校區黨委書記韋蔚,上海外國語大學副校長張靜,國際英語外語教師協會主席亞歷山大.波波夫斯基.戈盧博維奇等。中國日報社二十一世紀報社總編輯曾慶鍇主持開幕式。
劉駿校長在致辭中向本屆大會的舉辦表示祝賀,並回顧了去年大會在澳門舉辦的盛況。他表示,非常榮幸今年能繼續與中國日報社、上海外國語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友好單位合作,共同構建一個具有互動性和啟發性的學術平台。他續談到,當前英語教育正在全球範圍內因應人工智能的發展而發生變化,人工智能技術的興起對英語教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也是促使英語教師不斷提升的迫切因素。英語教育對促進全球溝通和文化理解具有重要作用,人工智能在英語教育中的應用為個性化學習、創新教學方法和语言能力提升開闢了新的路徑。本屆大會上,有幸與各位學者開展一次非凡的思想交匯,深入探討英語教育的變革力量,為英語教學的突破獻計獻策,相信中外學者通過共同努力和不懈追求,能夠為世界各地的學生創造更加多元化、包容性和高效的英語學習環境,進一步推動跨文化交流與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培養年輕一代在擁有扎實專業基礎的同時,具備多元文化意識和語言能力,講好中國故事。
本次大會共有八場主旨報告和三十五場平行會議,包括人工智能賦能外語教育專場、高被引學者專場、中英文化教育對話等。接下來的三天中,來自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和英語教師將圍繞人工智能時代的外語教育、外語教育與國際傳播融合發展、語言評估與測試等十六個分議題深入探討。
國際英語教育中國大會創辦於二零一八年。七年來,大會見證了中國英語教育事業所經歷的不凡發展歷程、中外英語教育交流事業的蓬勃興起,以及廣大英語教師對於發展英語教育事業的滿腔熱情與不懈追求。大會將繼續廣泛凝聚共識,深化中外英語教育交流合作,為推進中國教育現代化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