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快訊)談美國跨海大橋問題不少   (美國)楊楚楓

上月月末爆出美國巴爾的摩市基伊大橋(Francis Scott Key Bridge)遭到大油輪碰撞一條橋墩引致整條大橋倒塌之外,在美國媒體窮追猛打之下,原來在美國境內,除了基伊大橋,還有另外七座橋樑出現脆弱狀態,一旦有大輪船不小心碰上,它們也會被撞坍塌,貨毁船沉人亡!

這是美國最權威的《華爾街日報》(WSJ)所作的報道:

巴爾的摩市基伊大橋的類似全美各大橋不少,橋下空隙相同大的橋樑不到十座,但它們都有弱點,哪怕橋下橫幅空間單一鋼製構件張力出錯,都可能導致橋樑坍塌。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標示出基伊大橋三月二十六日被撞後的狀況,只是,大橋不是因關鍵鋼構件被撞到而崩塌,而是垂直的水泥支撐橋墩,被撞毀壞。工程業界表示,橋下橋墩跨距那麼長,遇到類比的傷害,都可能崩塌,所以可容巨輪由橋下經過的大橋遭逢的風險格外大。

撞毀基伊大橋的貨櫃輪達利號(Dali)長九百八十四呎,空船排水量九萬五千噸,能摧毀那座檢驗令人滿意的大橋,凸顯出美國運輸界一大弱點。各種船隻,例如郵輪及貨櫃輪,已經越造越大,特別是在巴拿馬運河二零一六年拓寬之後,容許它們得由亞洲駛到美國東岸。美國聯邦設有法規,要求可航行水道上方的橋樑要有保護設施,防止可能發生船隻撞擊。例如獨立隔離柵,用意是想把漂流的船隻擋開,不會碰到橋墩,還有貼在橋墩的格擋物,以吸收船隻撞擊力道。基伊大橋在這些法規制定前就已存在;話雖如此,它的橋墩都有水泥及木質的隔離柵,一九八零年也經歷過一次貨櫃輪撞擊。

基伊大橋的橋下垂直空間超過一百八十呎,容許大型貨櫃輪得以通過,進入巴爾的摩港;橋樑懸架在帕塔普斯科河(Patapsco River)上,橋墩空間寬一千一百呎,也寬到足以讓船隻通過。有這麼大空間的橋不多,而能容大型貨櫃輪通過的橋更少,要看水道深度及港口容納能力。其他橋樑或容大船通過,但空間較小。

美國國家橋樑目錄(National Bridge Inventory)指出,至少有七座橋,其中有些有雙過道,其橋下通道與基伊大橋類似。第八座橋有幾個橋墩要不是在陸地,就是鄰近陸地。其中只有一座年代比基伊大橋更古老。這八座橋都有通稱為「張力破壞控制構件」(fracture critical members),意味即使單一鋼質構件因張力而壞掉,都可能導致橋樑坍塌。

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主席霍曼迪(Jennifer Homendy)指出,全國有一萬七千多座破壞控制構件橋樑,基伊大橋為其中之一;數據指出,很多這類橋樑比較小,或者在國家內部,都沒基伊橋那麼大。

工程界指出,破壞控制構件與基伊大橋塌陷無關,失去垂直支撐力才是原因。

這些最大橋樑有些都是經典建築物,例如基伊大橋鄰近的切斯比克灣大橋(Chesapeake Bay Bridge)、舊金山的金門大橋(Golden Gate Bridge)、紐約的維拉札諾大橋(Verrazzano-Narrows Bridge)。

有些設計成某形式的懸臂橋,工程界長久以來愛用這種設計來過大型隘口。

最古老的路易斯與克拉克橋(Lewis and Clark Bridge)橫跨俄勒岡州雷納市(Rainier)及華盛頓州長景市(Longview),啟用於一九三零年。橋齡最輕的是華盛頓州塔科馬海峽吊橋(Tacoma Narrows Bridge)第二段,啟用於二零零七年。

另幾座危險大橋是加州的舊金山奧克蘭海灣大橋(San Francisco-Oakland Bay Bridge)、新澤西與紐約州之間的喬治華盛頓大橋(George Washington Bridge)、俄勒岡州的聖約翰大橋(St. Johns Bridge)。

聯邦橋樑保護綱領是在坦帕灣的陽光高架橋(Sunshine Skyway Bridge)於一九八零年遭渡輪撞毀後才撰擬,一九九一年頒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