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味道 培正 陳練澄
什麼是冬至?《湯圓搓出好親情》的作者林宛萱解釋,冬至的「至」是「到來」的意思,即冬天到來的日子。那天,太陽的位置剛好直射在地球南回歸線上,北半球國家日照時間變成最短的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長,所以古人又稱為「陰極之日」。老一輩的人常說「冬至大如年」,即是冬至就如年節一樣重要。
為什麼在冬至時我們都會吃湯圓?古詩有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古時大家都在冬至那天休息,留在家中搓湯圓。正如作者所說,搓湯圓是冬至最好的活動,不但能隨心做出自己喜愛的口味,而且能增進親情。
湯圓寓意著團團圓圓,聽聞在古時有一對貧窮的父女,因要為過世的母親籌安葬費,女兒只好賣身到有錢人家做丫頭,父女臨別時對著一碗湯圓,誰也不吃,怕吃了就要分離。後來在冬至那天,女兒回想起她和父親的約定,在家門口的門環掛上兩個又大又圓的湯圓,盼望有一天爸爸能來和她相遇。
故事結局當然是大團圓,父女重逢團圓並一起生活。就在此時起吃湯圓的習慣被廣泛流傳,後來,吃湯圓也變成了民間的習俗,也由於冬至陰陽交替,許多人相信「吃了就會多一歲」。
湯圓是如何搓出來的?湯圓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傳統的湯圓是紅、白顏色的,小巧而沒有餡在內,因為冬至這天是晝夜長度「交接」的日子,紅白湯圓便也象徵了「陰陽交接」。有些湯圓是用紅糖和花生粉做成比較大的「圓仔母」。而現時有些人會用不同的餡自己搓湯圓,有甜的紫薯紅豆湯圓、抺茶紅豆流心湯圓,有辣的薑汁腰果湯圓,有鹹的家鄉鹹湯圓。
我也是比較喜歡吃傳統的湯圓配上我家自製的薑汁湯,但我的家人都很忙碌,所以他們都是在超市買湯圓。雖然不可以一起搓湯圓,但我們可以一起煮。媽媽將片糖和薑塊放進水裡,再將湯圓放入水裡吸收湯的味道。看見排著隊的湯圓從盒子「撲通撲通」跳進水裡,享受著暖暖的溫泉,令我羨慕不已。
「我不客氣了!」說罷就把一粒湯圓往嘴裡送。我咬了一口,外面的糯米黏著我的牙齒,裡面的芝麻在我口中盪漾。正當我還陶醉在這幕幸福的畫面之際,媽媽將薑汁湯倒進我的碗,那是我最愛喝的湯,甜中帶有少許辣味,很適合在冬天喝,雙手輕觸湯碗,我立即感到有一股暖流在全身流動。
對於我,除了搓湯圓可以搓出好親情,吃湯圓也可以吃到暖暖的溫情。每年的冬至的湯圓都特別有意義,特別美味,特別暖心。因它代表了新的開始!新的時代!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