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聞博見)以官職命名的「太師椅」 陸茂清
北魏時期,時人概念中的椅子出現了。進入唐朝,受古來座車有圍欄的啟發,為使人坐在椅子裏有依靠,既舒服又安全,除在椅子上安裝靠背外,還有了扶手、圍欄。至宋代,椅子的式樣多了起來,如交椅、圈椅、官帽椅、玫瑰椅、燈掛椅等等,還出現了以官銜命名的椅子—太師椅,這是古往今來的唯一。
宋朝的定制,凡是先皇忌日,大臣們停止公務,去京師禦定的名刹行香祭悼用齋食,這一天稱國忌日,這寺廟稱國忌所。據宋人張端義《貴耳集》記載,又一個國忌日,身為宰相的秦檜前往廟裏祭悼,行香後,離吃齋飯還有一段時間,便進入貴賓室歇息。
秦檜落座在椅子裏,手臂擱在扶手上,背脊靠在椅背上,悠然自得。他意欲假寐片刻,便將頭顱後仰在椅背頂上,那知「樸」的一聲,頭巾掉落在了青磚地上,露出了滿頭花白髮,自感尷尬難堪,急忙支撐着起身想去拾取。
京兆尹吳淵看在眼裏,這是個勢利之徒,當然不會放過拍馬屁的大好機會,搶上前去拾起頭巾,又為秦檜理好髮束,給把頭巾戴上,一臉諂笑:「太師您坐好。」
「嗯。」秦檜點一點頭,是領情了又是讚許。吳淵心花怒放,心裏比吃了蜜糖還甜。
「奉承時相」的吳淵再拍馬屁。他開動腦筋設計了荷葉狀的木質帶柄托首,令工匠照樣製作了四十把。先送去秦檜府上幾把,叩拜請安過後,介紹了荷葉托首的功用,末了說:「這是卑職專為太師製作的,特來進獻。」當下與隨帶來的工匠搭檔,安裝在椅子背的上方。
吳淵扶着秦檜去椅子裏坐下:「請太師試試,看如否稱意。」
秦檜頭頸向後一仰,眉開眼笑:「舒服得很!」
得了好評的吳淵美孜孜不可勝言:「太師滿意就好。就請太師給這椅子起個名吧。」
秦檜似乎沒有興致,說:「還是你給起吧。」
吳淵正中下懷,其實他早有準備,不假思索說:「卑職的意思,叫太師椅。」他隨即作了一番解釋,大拍秦檜的馬屁:「太師是當朝一品,位極人臣,文武百官中最為尊貴,所坐的椅子當然也是極品太師椅羅!」
「這名字好!」秦檜點頭拍板,「那就叫太師椅吧。」
不日,吳淵將國忌所貴賓室裏的椅子,都安裝了荷葉托首。這托首,有如現時汽車靠背椅上的頭枕。大臣們使用後,普遍感覺良好,並且認同了「太師椅」的名稱。
太師是官名,帝王的師傅,為輔助君王的首席長官,統率百官安邦治國,坐太師椅正可顯示其權力之大,地位之高。故而太師椅一經問世,引官員們趨之若鶩,時間不長,「達宦者皆用之」,紛紛擺設在官府裏、家居處,坐在太師椅裏「仰首而寢」成了一種時髦。甚至出行時,也讓隨從扛着跟走,隨時隨處可坐,氣派人坐氣派 的太師椅,好氣派!
經元至明清,太師椅成了權力與地位的象徵,不只貴者,且富者也必備,即使鄉野山村的土財主,家裏也有,還不止一把呐!製作的選材、工藝、式樣、飾物,愈變高檔,靠背、扶手、托首,精雕細刻花草蟲魚圖案花紋,鑲嵌珍貴絢麗的玉石。給人的感覺,太師椅越高檔華麗,越顯示了主人的官高、財大、氣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