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禮安想和大陸音樂人 一起打造更多的「中國好聲音」

 「騎著共享單車,穿梭在小巷弄間,看看大家排隊都在買甚麼,我也會跟著去排隊,微信支付寶帥氣掃碼就買,這是台北街頭沒有的方便及愜意,我真的很享受其中。」台灣歌手韋禮安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說。

 韋禮安自己也數不清這是第幾次來大陸,但每一次來都能給他足够的「新鮮感」。彷彿穿越在中國近現代史裡的北京;跟台北生活方式、氣候都接近的上海;一下飛機「感覺連空氣都不一樣」的雲南……韋禮安說:「我覺得大陸真的地大物博,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特別有時候身處上海,卻突然恍惚,我到底在台北還是上海。」

 出生於台灣的韋禮安,曾獲金曲獎第二十二屆「最佳新人獎」、第二十六屆「最佳作曲人獎」,還曾為劉若英、郭靜等歌手創作過歌曲。身為音樂人,他一直關注著兩岸音樂的發展,在韋禮安看來,早期耳熟能詳的流行音樂,大多來自台灣,比如李宗盛、羅大佑等,但目前,年輕人聽的大多都是大陸創作人的歌,「近十年來,流行音樂的創作和製作,在大陸得到蓬勃發展這件事,是每個音樂人都感受到的。」

 同時韋禮安也發現,華語流行音樂早就把兩岸完全捆綁在一起,「因為彼此是同樣的語言,同樣的情感,我覺得聽眾早就沒有刻意區分這首歌來自哪裡,我在台北搭出租車,司機也都在聽抖音神曲。」

 說起大陸的音樂節目,韋禮安永遠記得,那個被《中國好聲音》「燃燒」的二0一二年夏天。韋禮安回憶道:「當時第一次看這個節目,就覺得很有趣,因為以前從來沒有看過這種形式的音樂競賽類節目。平常私底下玩的時候,我還會跟朋友說,你轉過去,我唱這個歌,你看要不要轉身。」那時的韋禮安還不知道他與好聲音之間的一段奇妙緣份正悄然展開。

 在《中國好聲音》播出十周年之際,也就是二0二一年,韋禮安有機會來到好聲音的舞台。如果說,十年前,韋禮安內心對《中國好聲音》的悸動只停留在轉身,十年後,韋禮安則對這個舞台產生了不一樣的理解。

 韋禮安說:「十年的堅持,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它不單單只是一個歌唱比賽節目,他對整個流行音樂的傳播、傳承,都別具意義。我認為這個節目可以用『糅合』兩個字形容,從學員、導師、評委,來自各地的跨世代、跨領域的音樂人,都在這裡集結,再創造出新的音樂。」

 而在這場音樂盛會中,韋禮安最期待的不是成績和名次,而是希望借由好聲音的舞台,讓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聽到和喜歡。

 韋禮安感嘆,正是因為大陸疫情防控得力,才為兩岸音樂人創造了這次聚在一起的珍貴機會。韋禮安說:「這兩年因為疫情,音樂人間很多的交流都變成了線上,但音樂,其實很多時候是玩出來,碰撞出來的。」

 除了參加《中國好聲音》,韋禮安未來還計劃參加WE愛兩岸青年短片大賽,韋禮安說:「我很喜歡參加交流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會認識來自不同地方的人;感受來自五湖四海的『異』,但說著同一種語言的『同』,體會課本裡讀到的『民族融合,兼容並蓄』,大家都是一家人的感覺;更期待通過好聲音的舞台,產生音樂的交流,兩岸音樂人一起打造出更多的『中國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