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不震)同屬一科亦要講清出處 正確烹調方可安心食用 聶風

 未到勞動節,已有朋友到內地旅遊,她提及在雲南的食店吃了虹鱒刺身,味道很不錯。當下我被嚇了一跳,不是說虹鱒不可以生吃嗎?早幾年內地食肆被「揭發」以淡水生長的虹鱒,裝成三文魚,再泡製成刺身出售,連央視亦建議,虹鱒生吃有風險,但口感適合煎烤,「所以充份煮熟就能放心吃。」

 淡水虹鱒的價錢比真正的三文魚便宜,除此之外,普遍對淡水魚的寄生蟲問題亦令人極為擔憂,事實上野生的三文魚亦可能帶有寄生蟲,但有指將海水三文魚放置在攝氏零下二十度,連續冷凍二十四小時,或是在攝氏零下三十五度下,連續冷凍十五小時,都可以殺滅魚體內的寄生蟲,但用此法是否能殺滅淡水虹鱒的寄生蟲則尚未有實證依據。

 在外國,一般定義的三文魚(Salmon)是大西洋鮭魚,特別是以來自挪威、智利、蘇格蘭、法羅群島等地的大西洋鮭魚,後來太平洋一些品種的鮭魚也被歸類為三文魚。而在中國,「三文魚」沒有嚴格的定義,目前較普遍的定義是分類為鮭科魚類的統稱,包括大西洋鮭、虹鱒、銀鮭、王鮭、紅鮭、秋鮭、粉鮭等。是一個廣泛、模糊的概念,通常只是鮭鱒魚類商品的統稱,而非一種魚的科學名稱。

 三文魚是廣受歡迎的食用魚。野生三文魚生長週期長、捕獲不易,因此價格高昂。大部分餐桌上的三文魚都來自養殖場,養殖主產國除挪威與智利外,新西蘭、加拿大、芬蘭、美國阿拉斯加都是主要養殖三文魚國家。

 三文魚在淡水環境下出生,之後遊到海水生長,成年後洄游到淡水繁殖。虹鱒與三文魚最大的分別,是不像三文魚一樣在淡水鹹水間遷徙,養殖亦較簡單,體形較細,油份比三文魚少,味道相對亦較淡。

 其實解決這類「模仿問題」的最佳辦法就是在標籤列明出處及品種,現在澳門亦有凍肉店有售中國生產的鱒魚件,但只要有明確的生產地,加上價廉物美,正常煮熟的情況下,其實亦頗為美味,完全適合食用。當然,我就不似朋友那麼勇敢,去吃虹鱒刺身,但亦有食過順德風味的刺身,同樣淡水魚,也有合格的專門店,專為這種食用方法而做好每一個衛生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