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發現石鎧甲製作遺存
【中新社西安十二月四日電】(記者田進)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四日透露,考古人員在秦都咸陽城核心保護區發現石鎧甲製作遺存,一些特徵與秦始皇陵出土石鎧甲完全一致。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許衛紅介紹,一九九八年秦始皇陵發現石鎧甲陪葬坑,出土了大批石質鎧甲和兜鍪。二00一年考古工作者在陵園北部約四點五公里處的新豐鎮長條村,發現了一眼秦代廢棄水井,首次明確了石鎧甲的生產地。二0一九年七月,在距離秦始皇陵園約四十公里的秦咸陽城遺址核心區,類似遺存再次出現。
新發現的石鎧甲製作地點位於陝西西咸新區秦漢新城窯店鎮。以往考古已經確認此地區分佈有大型高等級建築三十餘處,其中包括有歷代秦王和秦始皇處理政務的咸陽宮及官署手工業生產和物資存儲的府庫。但建築區以北的遺存分佈情況並不十分清楚。
二0一九年夏季,為了配合一處高台建築的發掘,考古人員對周邊區域再次開展調查。在距建築北約五百米處地表荒草叢中,發現散佈石質甲片。而這處高台建築遺址,居大型宮殿的中心位置,是目前所知渭河以北咸陽城內規模最大的建築單元。
在百餘平方米的發掘中,發現了灰坑、房址、水溝、磨制石片形成的粉末堆等遺跡,出土了大量有關鎧甲製作遺物。其中包括石料、坯料、廢品和打琢的碎渣以及編聯所用的銅條、鉛條,此外還有鐵錐、鑽、刀、磨石等工具。
石料均為青色石灰石。部份石片已經接近甲片製作完成,表面拋光,長方形鑽孔,邊棱和邊角經過處理,尤其是為了貼合人體曲線,石片製成正面微鼓、背面微弧的形狀。有些石片刻有文字。這些特徵與秦始皇陵出土石鎧甲完全一致。根據形狀,石片可分別對應甲衣及兜鍪的不同部位。
專家表示,此次發現連接了秦始皇生與死的階段,擴大了秦始皇陵陪葬用品的來源地。同時更豐富了秦都咸陽城的內涵,突破了對該區域遺址屬性的認識,為研究秦都咸陽城渭河以北的功能提供了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