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熟日常)防騙實操 向南
「哥,給我轉三萬。」之前幫朋友買手袋,店家指定要收人民幣,但是我沒有,於是就想到我的富哥哥,在微信向他求救,不夠三十秒,手機叮叮一響,就看到微信轉賬的通知,我果斷按下接收。到我想給手袋付錢的時候,才發現多算了根本不存在的折扣,三萬元根本不夠,重新再計算匯率後,我只好再開發訊息:「哥,再來五千。」
十秒之後,手機的叮叮響通知又來了,不過這次不是轉賬通知,而是哥哥問:「你是騙子嗎?」這時我才發現,剛才的對話又好像真的像個人賬號被盜的騙錢伎倆,完全就是金融機構和保安部門日常不斷接觸到的個案。於是我對哥哥說:「如果我是騙子,你現已經在失去了三萬,也不差這五千了,先轉過來再說。」
十秒之後,手機又一次叮叮響,五千元又順利進了我的微信錢包,他還是把錢轉給我了。這次的經驗讓我發現,如果我真的是騙子,我已經從一位高知識分子手上騙走了三萬五千元,前後就一分鐘。真的除了那個人沒錢或者沒能力借錢,否則遇上有家人朋友叫轉賬,真的需要稍為長一點心眼,停一停確認一下。
為了檢視家中老人的防範意識,我給老爺發訊息:「爸,想要三萬。」叮叮叮,銀行轉賬通知來了,附上一句:「好了。」沒有提問,完全沒有確認身分。然後我又向我媽埋手:「媽,想要三萬。」叮叮叮,銀行轉賬通知又來了。這時我媽的電話也到了,我想,至少我媽還懂得打電話,有點防騙意識。結果,她說的是:「妹呀,我多按了一個零,怎辦?」
我忍不住爆笑,還嚇她說收到多少都不會退回去了。萬一我不是女兒而是騙子呢?不夠十分鐘,我不就從這家人身上「騙」走了三十多萬元嗎?正是騙子太好當,才有那麼多人做壞事,必須給他們再補防騙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