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減壓方法 酪梨
筆者從小到大都不是富裕人家,或許就此養成了愛格價、喜歡尋找性質比高商品的良好習慣。朋友和同事都稱我為「慳家達人」,但這並不代表我不愛購物。這些年,在網購平台的「荼毒」下,我已養成一身「好武功」。哪個平台免運費、購滿指定金額包郵到澳門、冷凍食品如何速配到家、優惠福利如何無限疊加……似乎通通都是我的拿手本領。
有時下班回到家之後,還要拖著疲累的身子完成家務,當一切都處理好時,已經是晚上十時半,慶幸我還有半小時滑手機的快樂,除了看看新聞、短視頻外,我也會瀏覽一下網購平台,即使是明明沒有必需品要購買,但就是想按下去看看,有時看到一些可愛的小耳環、韓系小短襪、莫蘭迪色系指甲油、旅行穿的涼鞋等,總是忍不住消費一點點。丈夫總笑說我買來一堆「沒用」的便宜貨,或許他的教導是正確的,但生活太累,有時總是想為自己加一點甜。
近來聽到坊間有一種說法,就是偶爾購買一些「小廢品」,對減壓及治癒心靈有正面幫助。對於筆者來說,兩塊錢的一對小耳環,不是品牌貨,甚至可能是瑕疵品,上不到大台。但從我在網上看到這對耳環開始,我已被漂亮的圖片吸引了眼球,下單的那刻更被價格吸引住;等待它送達期間,也是期待的另一種美;然後在某天下班時點,手機傳來「貨品已到」的短訊,即使疲憊也有動力快速到家樓下的代收點領取貨件。到打開貨物的一刻,又是另一種驚喜感。若最終貨品質量如超出預期,我會很開心;但即使是有落差也好,在以上的時間點內,我也只是花了兩塊錢就把自己的情緒價值拉滿了。
揮霍是不好,但偶爾花十元八塊哄自己開心,絕對是減壓的良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