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綫電視十七週年台慶劇《新紮師兄》(1984)由招振強監製,內容似乎受到《喝采》(1980)、《失業生》(1981)、《檸檬可樂》(1982)、《烈火青春》(1982)、《鼓手》(1983)、《毀滅號地車》(1983)之類的電影作品的青春氣息所感染,交織着年輕人從校園步入社會後的困惑與抉擇。自一九八零年代初起,韋家輝、鄧特希、曾謹昌、司徒錦源這一代「屋邨仔」,聯手為無綫創作組注入創意與活力,難怪《新紮師兄》的人物形象如此貼近大眾的生活體驗。警校七子「杰佬」、「Fit佬」、「高佬泉」、「好姐」、「龜苓膏」、「奸仔」和「喪昌」猶如度身訂造,綠葉演員如戴志偉、許紹雄、蘇杏璇、劉兆銘、羅蘭、吳孟達、陳立品等都入型入格,而許兆冬(許紹雄飾)的口頭禪「大隻廣」,恰似《香城浪子》(1982)的韋樂(黃日華飾)的「吹乒乓」般深入民心。其實《香城浪子》的主人公韋樂和《新紮師兄》的警校導師韋Sir(劉國誠飾)的姓氏,均暗示了故事出自誰人手筆,有趣的是,綁架謝穎之(張曼玉飾)胞妹的犯罪分子,竟然名叫韋家輝(劉文俊飾)。
《新紮師兄》是讓韋家輝首嘗勝利滋味的電視劇,其前作《香城浪子》的大學校園戲,再次派上用場,並演化為首十集的少年警察訓練學校場口。隨着「高佬泉」林志泉(呂方飾)和「喪昌」梁世昌(黃宗賜飾)中途退學,警校七子各散東西,其中「好姐」喬志豪(關禮傑飾)畢業後協助叔父喬創基(劉丹飾)打理生意,「龜苓膏」李文江(嚴秋華飾)加入警隊後仍然沉迷賭博,「奸仔」陳厚德(潘宏彬飾)被迫離開警隊,唯獨「杰佬」張偉杰(梁朝偉飾)能夠在警界埋頭苦幹,平步青雲,而「Fit佬」倪峰(劉青雲飾)因工受傷以致身體殘障,由警隊新星淪為職業殺手之後,終究向警方自首,人生起伏跌宕幅度最大。縱使主題曲〈伴我啟航〉旋律熱血,歌詞勵志,可是張嘉汶(劉嘉玲飾)苦等情郎、Fit佬受制於殺手組織、穎之陷入三角戀等情節走向,皆如同插曲〈妳令我快樂過〉歌詞「我看着你,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回望我感觸太多」,使人無奈萬分,至於Fit佬和好姐法網難逃,杰佬與穎之無法復合,都是令人難以釋懷的悲劇結局。
事實上,貫穿《家變》(1977)全劇的大婆、二奶敵對關係,時隔七年,只要稍稍變奏,依舊可以主導《新紮師兄》的故事發展。上一代沒有好好處理的家庭倫理矛盾,不僅牽動着下一代的命運,而且讓事情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尤其是《家變》女主角洛琳(汪明荃飾)那種「野女情結」,被編劇們巧妙地轉化為杰佬的同父異母哥哥張家明(戴志偉飾)的思想軌跡,不過張家明乃誤入歧途、走火入魔的典型,跟洛琳寧願犧牲個人幸福也要力挽狂瀾的個性特質截然不同。其時韋家輝既擅長描繪年輕人的成長心路歷程,亦精於創作《香城浪子》的應子輝(湯鎮業飾)和《新紮師兄》的張家明這類心理扭曲的反派兄長,微妙在於,兩者的曹植式弟弟均由梁朝偉飾演,即使人物設定相去甚遠,但煮豆燃萁戲碼同樣勢所難免。由於張家明自小便厭惡自己的「野仔」身分,在不知不覺間萌生了一種變態的報復心理,所以一直視對方為假想敵,豈料天意弄人,最終發現大家並無血緣關係,自殺前主動向「弟弟」吐露心聲,過程成為劇中最觸動人心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