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深雨)老鼠人 愛莉
中國內地潮語日新月異,最近備受討論的是「老鼠人」,屬於部分青年之自我形容詞彙,主要用來形容缺乏改變現狀的勇氣與能力,對生活失去希望的社會群體。相比起近年流行的「躺平族」,「老鼠人」更為極端,基本上只會待在自己的蝸居,經常不見天日,猶如地下水道的老鼠。
現時年輕人面臨的處境,其實與中國經濟能否再取得穩定增長息息相關。在中國經濟下行、青年失業率高企、社會內卷加劇的背景下,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成為老鼠人。最令人擔憂的是,這種現象相比過去的躺平,當下的老鼠人感受到的沮喪程度更深。他們大部分已沒有上學或上班,長期留在蝸居,經常不見天日,猶如老鼠般只靠最低標準維持生存。最典型的場景是在幽暗的小房間內,一個老鼠人睡到下午才醒來,然後躺在床上玩手機,餓了就叫廉價外賣吃,最後待到凌晨或接近天亮時又再睡去。至於老鼠人的經濟來源,通常來自父母資助或之前打工留下的積蓄,可是往往不足以長久維持,前景一片慘淡。
然而,老鼠人並非全新概念,類似於日本和香港之前備受關注的「繭居族」和「隱蔽青年」。值得留意,日本的「繭居族」湧現於九零年代泡沫經濟爆破之後,香港的「隱蔽青年」則盛行於千禧年代初期,分別都是兩地經濟低迷時期,共通點是青年失業率高企。但隨着經濟逐漸復甦,年青人找工的問題逐漸緩和。
根據二零二四年和二零二五年內地的數據,分別有一千一百七十九萬和一千二百二十二萬高校學生畢業,持續創新高,所帶來的就業壓力將會愈來愈大。因此,政府有必要及早出招提振經濟,務求讓年輕人在「鼠窩」中看得見光明的出口。而年青人亦不要因一時經濟低迷,而把自己隱蔽起來,相反應該更加好好裝備自己,迎接隨時的經濟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