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清遠七月十九日電】(作者張璐)時下,在廣東僑鄉清遠英德市英紅鎮,萬畝茶林蔥蘢翠綠,歸僑僑眷耕耘的茶園迎來「指尖上的豐收」。鎮上,「僑味」濃郁的紅茶新品、「僑鄉茶韻」文旅項目以及融合非遺體驗的茶園趣遊,吸引海內外遊客紛至沓來。
英德產茶歷史悠久,素有「中國紅茶之鄉」美譽。英德紅茶芽頭肥壯,滋味醇香。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英德紅茶遠銷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二0一九年,英德紅茶被國際茶葉委員會授予「世界高香紅茶」稱號。二0二五年,英德紅茶區域公用品牌價值位居中國紅茶類首位。
英紅鎮是英德紅茶的發源地與核心產區。英紅鎮前身為英紅華僑農場,現居住著以越南歸僑為主的近一點二萬名歸僑僑眷。在這片二百一十八點七五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眾多歸僑僑眷的生活與茶產業息息相關。
英紅鎮紅衛社區的歸僑孫貴,一九七九年從越南回到中國時,年僅十六歲。兩年後,他進入茶廠當採茶工,學習了茶葉種植、萎凋、發酵、烘焙等技術。二00六年,孫貴創辦了自己的茶廠,開始種茶、製茶,目前年產干茶十萬餘斤。
英德紅茶優質品種「英紅九號」馳名中外。孫貴介紹:「我於二00八年承包五十畝土地試種該品種,經過數年技術改良,茶園實現了豐產。」種植成功後,他培育茶苗帶動周邊茶農種植「英紅九號」。
英紅鎮紅衛社區約百分之九十五戶籍人口是歸僑僑眷。該社區的主要經濟作物是茶葉,目前擁有茶園六千九百六十六畝,是廣東省「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紅茶專業村。眾多歸僑僑眷通過發展茶產業,帶動農戶增收致富,蓋起新樓房,購買新轎車。
「我的父親是首批落戶英德的歸國華僑,一直都專注于種茶製茶。」鄭家興說,他作為「僑二代」,自幼便與茶結下不解之緣。從二00六年至今,他深耕茶葉種植、加工、銷售等領域,打造了集茶葉生產、智能加工、茶旅文化於一體的現代化茶園。
在鄭家興看來,傳統製茶工藝是情感的延伸。作為英德市第六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英德紅茶製作技藝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他在引進全智能茶葉生產線的同時,仍堅持在核心工序中使用祖傳技藝。目前,鄭家興已創立自有品牌,年產干茶五十多噸。
作為國家農業產業強鎮,英紅鎮目前茶葉種植面積已超三萬畝。二0二四年,全鎮干茶產值約九點六億元(人民幣,下同),茶葉出口量約一千五百斤,產品遠銷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多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