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陽紅柿子  圖文/徐招治

 節令小雪,枝頭仍掛紅柿,在鄉村不算稀奇,但城市早被摘光。我曾看報道,中老年朋友可以適量吃柿子,柿子味道好,口感軟糯,適合像我這樣的中老年朋友吃,促進消化,潤腸通便,軟化血管,降低血壓,保護心臟健康。尤其是現在疫情抗陽特殊時期,提高免疫力尤為重要,柿改善體內營養狀況、糾正老年人便秘等。但是也不宜多吃,尤其是消化不好的中老年朋友不適合多吃。

 國慶日我回了趟農村摘柿子,親戚家門口種的柿子樹比我年齡還大,一位姑娘站在老式椅子上摘柿子,當她下來靠在椅背站立時,隨意的慵懶感,我抓緊時機把眼前景象拍下來,這就很「出片」〈內地流行用語:意謂像雜誌一樣的明星照片〉。一棵樹竟然結了五百個果,大豐收「柿柿如意」。紅柿掛滿枝頭,如今卻沒有人想吃,這要是十幾年前估計早就被我和哥哥薅禿了,十幾年前的孩子變老了不想吃了,現在的孩子選擇多了也不想吃………往年,柿子於我主要是觀賞。柿子大涼,怕消受不起,我不摘,也不嘗。今年,我到鄉下看那柿子,紅得發亮,硬得似鐵。擺在案頭清供,忍著不去摸它們,直到皮皺了一層細細的紋,才吃了,淺嘗果凍漾了滿嘴,甜到心裡。

 農村老家的房子,平地大屋四間,有一小院落,院裡東西各植一棵柿子樹,據說是祖上手植,所以說樹齡不小。柿子樹高直,站在門口很正氣。若遇夏季蓬勃,樹冠龐大,蔽日遮陰,美觀實用,深得家人呵護。如今冬天,豐腴的葉子差不多落盡,又大又紅的柿子如無數個小太陽,請注意不是「新冠陽性」的「陽」,懸在家門口比「陽」喜慶。

 家有柿子樹,我細觀其「女大十八變」,柿子花白裡透黃雅致,夏天紛紛揚揚落一地。似乎一眨眼,柿子從疙瘩頭到小拳頭,生澀,碧綠,藏在綠葉叢,不留意就疏忽。秋霜起,柿葉落,柿子漸紅最是奇妙。柿子由青轉紅慢慢來,不焦不急。

 中老年朋友希望它枝頭熟,味道好,但鳥兒不答應常偷吃,一啄一個洞,一顆柿子就爛了。孩子們也不答應,總想嘗新。一根枝條上掛著一簇一簇柿子,每簇都有好幾個,墜得枝條壓彎,曾有年受不了力哢嚓斷了,生柿子滾一地。摘下的柿子想吃到嘴,還要催熟。把新摘的柿子窖在米桶米覆蓋,等上十天半月,摸一摸,捏一捏,搓一搓,對著亮光照晶瑩剔透,能看見籽。終於可以吃了,從蒂部輕撕皮,紅紅的瓤冰清玉潔,咬一口甜到心裡。

 這是催熟柿子的方法,其實家家催熟各顯神通,有人用酒沾濕,尤其是蒂把,蒂把朝下放進不漏氣的塑膠袋紮緊,一星期就好。有人把柿子放在蘋果裡,放一段時間就可以吃。有人用鹽摳掉柿蒂,放鹽進去,第二天就能全身紅透,哧溜吸起。柿子涼,我在冬天春節吃它,好像冰淇淋的味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的牙齒不敢吃冰淇淋了?中老年朋友都怕寒性食品,如果遇見我的另外一愛大閘蟹,那就更不美妙。從現代醫學來看,柿子在含高蛋白的蟹鞣酸作用下,很易凝固成胃柿石。人生的不完美顯露無疑,就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放開管理,不再對跨地區流動人員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但我們又惶惶不可終日害怕被感染。◇

免費報紙資料僅提供最近兩年之內容,更久遠之歷史資料瀏覽,請登記申請館藏會員訂閱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