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世威稱防止漏弊則「十一黃金周」會現小陽春 需嚴防於陸路口岸輸入疫症

 【專訪】澳門旅遊業工商聯會理事長凌世威表示,縱觀逾年半的防疫歷程可得出,外圍疫情及輸入性病例是影響對外依賴性極強的澳門經濟的最重要因素,即將啟用的青茂口岸對高鐵途徑蒞澳遊客增加會有促進作用,但關鍵仍必須嚴防輸入性個案,盼正視並嚴防一個月前輸入性個案「入境監測漏弊」再現,則未來「十一黃金周」澳門經濟必會再現「小陽春」。

 凌世威表示,自防控新冠肺炎病毒逾年半時日以來,澳門經濟數度因疫情嚴峻而封關或近乎封關的衝擊,但檢視封關或近乎封關的原因,澳門本身可以有主動作為之處就是嚴防輸入性病例。事實也表明,通過空港方式入澳的檢測防控工作有相應的成效,但陸路口岸境卻出現「入境監測漏網」個案,相關的弊端出現不止一次。先是一名學生在內地染疾後由珠海入境澳門時未被檢出,感染家人後的家人又數度進出珠海、澳門。遺憾的是,珠、澳間相關口岸未能及時發現相關的疫情動態,以致澳門染疾者後來才在珠海醫院被查出感染病毒,並導致澳門、珠海實施「區域性封閉」與全民核檢,勞民傷財,既影響民生又衝擊經濟。事實說明,相關的漏洞出現在粵澳陸路口岸和澳門山頂醫院急診處。

 他指出,發現漏洞並亡羊補牢乃為上策。目前,粵澳間的青茂口岸即將啟用,在內地和澳門疫情防控穩妥態勢下,相信會有更多的內地遊客選擇與珠海高鐵站相毗連的青茂口岸進出澳門,為此,應加強陸路口岸的防疫監察,防止「漏弊」再生,假以時日,澳門的旅遊業必會穩健回溫,未來的「十‧一」黃金周可能會是澳門旅遊業再度「小陽春」的契機。

 凌世威表示,現代應用科技日新月異,尤其是體溫監測等技術。希望澳門特區政府有關部門關注相關的應有技術新動態,或者鼓勵澳門高校科研人員推出更加有效的通關監測設施,防止「漏弊」再現,在防範輸入性病例方面把好關,為澳門經濟復甦保駕護航。

 據了解,青茂口岸定於本月八日啟用,將二十四小時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