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大被解僱教師到勞工局求助 麥侍文對高天賜陳述表遺憾

 【專訪】有數名聖若瑟大學教師聲稱被校方無理解僱,質疑校方是為聘請外地老師來澳任教騰位。昨日陪同他們到勞工事務局投訴的議員高天賜表示,雖被「炒」老師已得到合法賠償,但認為校方做法有違「就業政策及勞工權利綱要法」中優先僱用本地勞工的原則,當局應介入調查。

 高天賜表示,涉及九個老師被「炒」,三個自動請辭,實屬少見和不尋常。稱日前有與校方了解情況,確認原因是「內部改革」,不需要這批教師所以辭退和已按法給付合理賠償。但被解僱的老師質疑校方目的,是聘請外地老師來澳任教,要求勞工局跟進調查。且據悉,校方已經請了來自外國的教師填補這些職位。

 他透露,這批老師皆曾約見校長,反映校內管理存在的問題,其後就得出這「結果」,似有秋後算賬之嫌。兼得悉聖大管理存在很大問題,有過界勞工、職場欺凌、教師有不良行為等,稍後將向有關的政府部門反映問題。

 又訊:聖若瑟大學麥侍文校長對高天賜議員辦事處發出之新聞陳述表示遺憾。

 他表示,「就高天賜議員辦事處向新聞界發表關於終止三名澳門居民合同的陳述完全歪曲了聖若瑟大學於會面時向他透露的實際情況。大學不但沒有以非本地員工取代本地員工,相反,在重組聖若瑟大學的英語教學時已經增加本地員工的比例,並減少我們英語語言中心的外地僱員人數。而高天賜在會面時已被告知了這一點。令人遺憾的是,其辦事處今日還是選擇了完全相反的說法。

 本地學術人員的比例從本人於二0二0年五月擔任校長時的百分之七十上升到現在的百分之七十六;管理人員百分之九十七為本地居民;本地居​​民佔員工總數的比例從百分之八十四上升到百分之八十八。

 即使聖若瑟大學是一所連接中國與葡語系國家的平台,東西方文化和諧交流的基地,大學始終致力盡可能僱用本地員工,並且僅在澳門無法提供所需的特定技術或有必要保持作為國際化大學的特色時才僱用外地教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