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場城市總體規劃草案諮詢會二百市民出席 對交通規劃防災減災提建議

 【專訪】特區政府舉辦首場澳門城市總體規劃草案及輕軌東線方案公眾諮詢會,約二百名市民出席,與會者須經抽籤排序發言。有發言市民希望總體城規釋出更多本澳各區未來人口發展等數據;亦希望輕軌東線延伸至青茂口岸。

 有發言居民表示,輕軌東線不走青茂口岸,該口岸分流關閘口岸的功能將大大削弱。輕軌公司執委會主席何蔣祺稱,上述兩個站都曾探討可行性,惟關閘空間密佈,有巴士總站、行車隧道及關口,技術上需要更多時間深入探討;港珠澳大橋線段則可能不太長,與東線形成十字,通過東西橫向方式,與東線在ES4站連接,有預留空間接駁,但由於線段向西到澳門半島的落腳空間不多,需更多時間探討協調,故先把東線落實。

 亦有市民關注文遺保護的問題。文化局副局長梁惠敏表示,公佈文物清單及其緩衝區範圍已納入總規劃,以及制定建築限制圖,剛性規定相關新建築物的高度等,但有關高度則於詳細規劃時訂定。她又稱,文遺法優於城市總體規劃,局方持續針對文物及文遺緩衝區內的建築物發表意見。

 對釋出更多本澳各區未來人口發展等數據,工務局城市規劃廳廳長麥達堯回應時強調,總規是一個方向性規劃,以期望達到某種願景,故沒有列出太多具體數字資料,亦由於總規劃跨度長達二十年,有些數字浮動大,故不希望現階段將指標定得太死。

 麥達堯稱,眾所周知,澳門人口密度高,規劃中優先都更的「北區2」,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過十四萬人;「中區1」則超過九萬人,在國際指標中均驚人。總規劃希望透過新區建設,逐步紓緩舊區人口壓力。新區住宅單位數有數字可估,如新城A區規劃九萬六千人;氹北約可開發三萬多人;石排灣則可住超過五萬人,相信可滿足人口增長需要。

 他指出,建設及規劃中的公屋單位有四萬多個,但難以估計舊區未來會剩下多少人口,因為人口遷移並非簡單數據。總方向是透過新區紓緩舊區人口密度,但舊區業權複雜,未來還有很多博弈空間。

 有內港居民質疑總規劃草案諮詢文本對治水問題輕描淡寫,希望加快治水,勿再紙上談兵。市政署市政管委會副主席羅志堅表示,市政署在上屆政府已啟動泵房建造,現已到最後階段,而外圍的涵箱渠亦到最後階段,預計明年上半年整個工程可落成及啟用,有效紓緩現時內港面對初一、十五水浸的情況,加上工務局其他相關工程完成後,可令內港現時面對水患得到有效紓緩,待內港擋潮閘仿真研究完成,才是長遠的安排。

 有居民在總規公眾諮詢場促政府將疊石塘山列為不可開發區域,保護澳門僅餘的山體。工務局長陳寶霞回應時強調,總規劃草案中將疊石塘山用地標示為黃色居住區,不代表開發整塊地,偏遠地方原訂規劃很多綠色區域(生態保護區、綠地或公共開放空間),惟總規不會細微顯示黃色中有綠色,以及開發強度。

 環保局副局長黃蔓葒表示,總規草案中生態保護面積佔百分之十八、居住區百分之廿二,發展和保育之間要取得平衡。生態保護區屬不可都市化區域,具生態價值的土地已作保護,是否要有其他土地列入保護範圍當局歡迎公眾提意見。

 第二場公眾諮詢會將於本月廿六日於澳門馬交石炮台馬路卅三號五樓多功能廳舉行。特區政府歡迎公眾踴躍參與發表意見,基於防疫考慮,公開諮詢活動採用預先登記報名的形式,在指定報名期間內,公眾可透過專題網頁報名參加及發言,也歡迎各社團以書面方式報名參加社團專場及發言,有關公開諮詢活動、報名詳情及注意事項請瀏覽專題網頁。按照衛生當局指引,與會者必須佩戴自備口罩、接受體溫探測及出示當天的個人「澳門健康碼」。

 有關總體規劃草案及輕軌東線方案的資訊,已分別上載至土地工務運輸局(https://www.dssopt.gov.mo/zh_HANT/masterplan)及澳門輕軌股份有限公司(https://www.mlm.com.mo/tc/eastline.html)專題網頁,內容包括諮詢文本、公眾諮詢會報名方式、意見表、通告、活動消息及展覽場地等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