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護渠人的記憶與守望 謝建雯  張猛

 斑駁的土牆、生鏽的鐵鍬、破舊的背簍、蒙塵的馬燈……在寧夏水利博物館裡,一間低矮窄小的土坯房和一應老物件,承載著耄耋老人董天成在黃河邊護渠的那段遙遠回憶。

 九曲黃河,流經寧夏397公里。寧夏自古因黃河而生,因黃河而興。自秦漢以來,兩岸百姓就屯墾戍邊,引黃灌溉,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然而,這背後離不開一代又一代護渠人的精心管護。87歲的董天成就是其中之一。

 「過去護渠手段落後,條件也艱苦,但守好、用好黃河就能造福百姓。」老人說。

 上世紀50年代初,董天成剛參加工作時,一把鐵鍬、一個馬燈就是護渠人的全部家當。為保護沿岸居民不受水患侵襲,護渠人要日夜巡堤,用水高峰季甚至吃住在河邊,樹枝和柴草搭建的窩棚低矮簡陋,「我個子高,進屋頭上總要沾些幹樹葉。」老人說。他挺直的脊背已在歲月中微駝。

 董天成先後守過惠農渠、漢延渠這兩條古渠,其中東漢時修建的漢延渠是黃河進入寧夏平原的一大入口。寧夏因引黃灌區享有「塞北江南」的千年美譽,而寧夏引黃灌區是中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灌區之一,也是中國黃河流域主幹道上產生的第一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在青銅峽水利樞紐建成前,寧夏引黃古灌區是無壩引水,護渠人要用草和沙石逐層捲製埽堤,人工抬高水位。河口處河面寬達1.5公里,董天成的「水手班」要和幾萬名群眾一起,花大半個月時間,才能製成多個埽連成百米「長龍」,馴化「野水」。

 於是,秋冬枯水期上山採石、捲埽,堵住支渠防洪水;春夏用水季節,日夜巡護防決堤,「一年沒個閒時候。我算是第二代護渠人,從師父那輩到我們都這麼過來的。」董天成說。

 在董天成看來,護渠人要犧牲很多,有時甚至是生命。引黃灌溉離不開閘門,而過去做閘門主要靠人工插木頭,黃河水急,一不小心就會被河水沖走,其中就有老人的師父。

 「哪像現在的人,買房都要近水源。」董天成說,「過去老百姓都住在離河遠的高坡上,河邊多是墳頭荒灘。只有護渠人,哪裡容易決堤,就要守在哪裡。」

 作為第三代護渠人,41歲的吳鵬也聽說過老一輩人與黃河的故事。他在寧夏渠首管理處大壩管理所工作,上世紀90年代剛入職時,護渠標配已經變成手電、鐵鍬、救生衣等,但渠壩還是土路,沒有通信工具,巡堤遇到極端惡劣天氣時,「就算會游泳也危險」。

 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大力發展水利工程,護渠人的生活條件、技術手段等都在逐步改善。在吳鵬工作的地方,曾經的破土屋被現代化的四合院取代;新世紀建成的唐正閘控制著寧夏平原一多半的用水調度,借助電腦足不出戶就能操作,巡堤更是用上了「巡渠通」App,遇到險情,能及時上傳圖片、視頻並求助。

 「生活環境好了,護渠省時又省力,最重要的是生命安全更有保障。」吳鵬說,「好多地方已經開始無人機巡堤,我相信以後護渠手段會越來越智能化。」

 近年來,中國更加重視黃河保護治理。為保護母親河,用好每一滴水,寧夏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的同時,大力排污治亂。吳鵬護渠之餘,還負責排查入黃排水口、兩岸綠化等工作。他說:「水利人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立窩之本,保護母親河,每個人都責無旁貸。」

 受父親影響,董天成47歲的兒子董自榮也是一名水利人,在水政部門幹了20多年。「我也算是第三代護渠人,父親用傳統手段守渠護渠,而我是依靠法律禁止有人破壞、污染黃河,本質都是讓母親河更好地哺育一方百姓。」董自榮說。◇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