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客量斷崖式下降 業界盼政府能輸送「營養液」救市 旅遊業寄望澳人填充旅客消費

 【專訪】新冠肺炎病毒蔓延導致內地居民自由行簽註、團隊遊暫停,蒞澳遊客量屈指可數,導致澳門旅遊業領域工商企業近乎「哀鴻遍野」,門堪羅雀,殺價打折、翹首等客等比比皆是。業界人士盼政府考慮增推扶持旅遊業的消費券及效法香港增派萬元現金。

 自新冠肺炎病毒蔓延導致內地居民自由行簽註、團隊遊暫停約兩個月來,蒞澳遊客量大量減少,加上澳門對非澳門居民實施更為嚴謹、嚴格的入境監管措施,以致澳門旅遊業領域工商企業依賴生存的外來消費者數量呈斷崖式下降。澳門特區政府統計暨普查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二月份入境旅客較去年同月減少百分之九十五點六,為十五萬六千三百九十四人次。

 上述數字說明澳門旅遊業領域的營生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澳門去年遊客總量逾三千九百四十萬人次,旅客總消費(不包括博彩)為一百六十九點三億元,平均每個月旅客量接近三百三十萬人次,旅客月消費額為十八點一億澳門元。正是這每月的接近三百三十萬人次、消費額十八點一億澳門元的繁榮狀況維持和保障了澳門旅遊業領域的所有工商業企業的生存,惠及了餐飲、服裝鞋帽、的士、酒店、手信、化妝品、超市、金銀珠寶等行業。

 疫情肆虐下經濟蕭條狀況比比皆是:關閘等口岸入境者寥寥無幾;口岸、酒店候客的士大排長龍;商店殺價打折你追我趕最大幅度至三折;商舖服務員翹首以待光顧客;珠寶金銀店門可羅雀、美食中心顧客屈指可數……真可謂旅遊業領域水深火熱、經營之艱辛「哀鴻遍野」。

 旅遊業亟待輸液。今年二月份入境旅客較去年同月減少百分之九十五點六的情況,正說明澳門旅遊業的營生業務下降了百分之九十五點六。目前,如何令旅遊業賴以生存的旅客消費有相應的保證,大致有兩個(種)方向或動力:一是旅客數量恢復至五成或以上,另一就是刺激澳門居民替代旅客作適量消費。

 顯然,第一種動力非澳門所能掌控,內地資訊顯示短期內自由行簽註恢復不可能。並且,全球疫情肆虐問題更趨嚴峻,澳門在確診十例病例後停頓四十天後短短旬日之內又確診輸入性十二例,寄望海外遊客來澳消費更不可能。為此,唯有寄望澳門居民替代旅客作相應消費始可挽救旅遊業。

 坊間盼政府擔當好刺激澳門居民消費挽救旅遊業的領軍角色。

 有企業界人士稱,雖說政府方面目前推出中小企貸款利息津貼等相關措施,但只可對中小企發揮茍延殘喘的作用,單靠吊鹽水不加營養液,等於無功用。營養液,也就是營業額,要有一定的營業收入才可令企業得以生存。

 有旅遊業界希望政府考慮增發針對旅遊業領域的消費券,相關意見同時指出,在旅客量恢復無望情況下,會有不少「吊鹽水」企業放棄「鹽水」。屆時,必定會衍生出失業問題。倘政府能有針對旅遊業領域的扶助消費券,那怕是消費券額度在每次消費時只可佔一定比例,也可刺激澳門居民進行扶助旅遊業的消費行為。

 有工商界人士表示,疫情防控初期澳門特區政府推出扶助民生的一系列措施走在鄰近地區的前面,深受民間好評。但其後香港政府向每位居民派發萬元港幣現金等相關舉措恰恰是印證了「後來者居上」,令澳門居民不再感到優越反感到遺憾。

 為此,希望澳門政府方面能理解力要用在刀刃上的哲理,效法香港真正向每一名居民派發一萬元現金,刺激內需消費,期可發揮真正的救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