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體育局長潘永權就立法會宋碧琪議員所提出書面質詢的答覆如下:「特區政府一直重視競技體育發展,為支持及鼓勵本澳運動員專心投入訓練和比賽,在高水平賽事中爭取佳績,於二0一四年推出了「精英運動員培訓資助計劃」和「退役精英運動員進修資助計劃」。目前,參與「精英運動員培訓資助計劃」共有M2名運動員,而自二0一四年至今受惠於「退役精英運動員進修資助計劃」的退役運動員則共有六名。
精英運動員培訓資助計劃」按照運動員的獲獎成績、獲獎類別及訓練時數等條件『劃分為三個等級共十個類別,參與計劃的最高級別全職運動員每月可獲發津貼總額超過三萬澳門元。此外,為支持運動員全身投入訓練『特區政府除了向運動員提供上述津貼資助外,還投放大量資源為運動員提供專屬的訓練場地、購買意外保險、資助總會購置訓練設備、聘請教練和輔助人員、組織及資助出外集訓和參賽,並為運動員提供康復治療、物理治療、心理諮詢及營養諮詢等運動醫學配套服務。
同時,為協助長期進行專業訓練的精英運動員在退役後能更好地與社會接軌,精英運動員在退役後可以透過「退役精英運動員進修資 助計劃持續進修,自我增值,參與計劃的退役運動員可獲發全額的學費津貼及進修期間的生活津貼,讓精英運動員可以於退役後規劃未來的職業生涯。
此外,為鼓勵更多具備潛質且有誌投身專業訓練的運動員,體育局自二0一八年亞洲運動會後,與各體育總會協作制定特別訓練計劃,為尚未具備條件加入「精英運動員培訓資助計劃」的運動員提供訓練津貼,全額貪助運動員及其相關輔助人員出外參賽,以鼓勵運動員為,二0二二年和二0二六年亞洲運動會積極備戰,爭取佳績。
運動員培訓及集訓中心於二0一九年底已正式投入運作,運動員可在更理想的運動環境及良好的訓練氛圍下專註訓練,提升競技水平;而集訓中心第二期輔助大樓亦正在規劃興建,建成後可為運動員提供更具規模的運動醫學服務。
特區政府在競技體育方面一直不斷投放各種資源,包括在訓練場地設施、運動醫學輔助、體育人員培訓、運動員出外集訓和參賽等方面,以支持澳門競技體育的發展;未來,體育局將繼續與運動員並肩作戰,全力支持運動員參與訓練及賽事,為有意投身全職運動員行列的運動員提供各種途徑和機會,讓其發揮更好的競技水平,共同為澳門體育事業努力,爭取更佳成績。
體育局持續聆聽和收集社會各界意見,並因應本澳體育發展的實際情況,適時優化各項資助計劃和訓練環境,爭取為運動員提供更適切的配套支援措施,合理分配資源,支持運動員發揮潛能,投入訓練,創設條件推動澳門競技體育邁向更專業化發展。」
宋碧琪提出以下質詢:
一、相比社會整體薪酬,目前本澳全職運動員的待遇福利並不具有明顯優勢,造成很難吸引更多有體育天賦的人士願意投身全職運動事業,對此,當局會否全面檢討,有何實際措施吸引更多人投身全職運動?
二、有意見認為,「精英運動員培訓資助計劃」申請門檻過高,造成很多全職運動員難以有足夠機會資源投入訓練和參賽,請問當局未來有無進一步檢討完善,會否給予更多機會讓全職運動員以更好狀態投入體育事業?
三、發展競技體育,實現更高級別競技水準,發展全職運動是大勢所趨。為更好吸引更多人願意加入全職運動員,未來在資源、場地、師資、醫療保障等方面,當局有無全面長遠規劃,從而讓社會對全職運動看到更多前景和出路,增強參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