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集)大西北的渴 舒蕊
內地搞旅遊廁所革命有一段時日,不少景區的廁所環境有所改善;可是來到大西北──導遊在旅巴上先跟大家打預防針:這裏老百姓家中的廁所,仍是土坑式,部分景點亦如此,甚至在山上,要回歸大自然,女士們打着雨傘……
導遊解釋,因為缺水。黃河水太濁,無法飲用,降雨量又少,雨水用來食用,怎捨得用來沖廁所?
大西北的渴,我是深有體會。若干年前到過延安朝聖,住在窯洞,每天僅得一盆水用來刷牙洗臉,沖涼就別想了!
昔日光禿禿的黃土高原,如今──我在旅途中看到綠色一片,可能是缺水,樹木都是針葉林,五彩繽紛的花兒開滿公路兩旁及山上。
不過,在山西臨汾市的雲丘山景區內,我們登山〈坡度大多平緩,拄着行山杖更佳〉途中,溪水形成小瀑布,每隔一段路有沖水式廁所,更設有傷殘人廁格。在這個景區,水量充足,跟沿海城市沒兩樣啊!
我想,黃河水豐沛,把它引入污水渠,供沖廁之用,如何?當然,河水的泥沙或會淤塞渠道,必須過濾。還是當地人已習慣了土坑式的旱廁,不願改動?抑或官員不作為?
導遊向我們宣傳山西好好玩,希望我們常來旅遊,帶動當地的GDP發展。我則認為,業界要向政府提出更多改善軟硬設施問題,才能招徠更多遊客呀!〈山西陝西行‧六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