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言)有機只是個商機? 承鈺

「衣食足而後知榮辱」,更重要是明白到生命可貴,健康無價,於是更會加倍保重。我們現今很少人會吃不飽、穿不暖,進一步大家便會挑選更健康、更可口的食物,例如坊間的「有機食品」,被標榜為健康、亦對環境生態有好處,更重要的被標示為「有機」的食物,可以賣得更好價錢。

其實在廣意的理解,有機食物主要是指在種植期間,禁止一切對環境造成破壞的舉措,例如只用個別的農藥(他們不是完全禁絕農藥)、不過度的開墾、放棄人工添加合成等……不同地區有不同認證標準、亦有不同監測組織,換言之其實漏洞機會相當之高,去年香港有團體就市面上聲稱有機的蔬菜進行化驗,結果當中有七成被驗出使用違反有機認證的農藥,其中最厲害的甚至超標一點四倍,多個所謂的「有機品牌」因而被除名。

我們相信有機、相信非基因改造、相信公平貿易……主要是相信個別品牌的可靠性,作為消費者在市場上買到的食物,我們一般都難以自行識別出當中的成分,以及生產過程中的問題,大家都靠一個「信」字。尤其是很多這類產品,不但口感跟那些我們平日買慣的食物,味道相去不遠,有機不會令它們更美味,亦不會令我們立即健康起來,但立竿見影的反應就是它價錢比較貴,而且並非到處有售,若你堅持要過有機的日子,購物點肯定會收窄,而且不會太便利。在種種誘因不利的情況下,除非你自家種或自家製,否則有機的生活就是很難堅持下去,惡性循環下做有機食物、產品生意的人也較難經營下去。

有機的食物和產品有時就像些不太好相處,但出心很善良的朋友,通常會顯得較為曲高和寡,正因為他們獨特,與眾不同,有些人會覺得是裝出來的,有些人覺得沒有理由要遷就這些奇人。它們不像我們可以在連鎖超級市場輕易找到的菜心和肥皂,它們對人類的好處不明顯,哪怕沒有壞處,加上價錢的差異,別說「劣幣淘汰良幣」,也許可以說差劣的產品、差劣的人、差劣的網絡、差劣的新聞充斥市面,我們出於張就,也就抹殺了可以選擇更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