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萬象)點線雕刻傳承古樸文化 邵魯文

 每天早上六點,山東淄博陶瓷藝人劉永強就會來到自己的工作室,穿上工作服,在瓷器上進行點線雕刻,這一習慣已堅持了近三十年。

 今年五十五歲的劉永強,曾經是山東淄博瓷廠的工作人員。一九九九年,淄博瓷廠宣佈破產。為把陶瓷技藝傳承發展下去,劉永強成立了個人工作室。讓他沒想到的是,工作室成立後,創作邀約不斷,他對陶瓷藝術的堅守有了憧憬和動力。

 劉永強所擅長的是中國傳統技藝——刻瓷。這一技藝是用特製刀具在瓷器或瓷板表面刻劃、鑿鐫各種形象和圖案,是集中國傳統繪畫、書法、雕刻於一身的傳統藝術。

 步入劉永強的工作室,展櫃上陳列著一件件光華朗潤、形態各異的魯青瓷刻瓷、浮雕作品和大型山水刻瓷瓷板等。其中,一幅歷時三年刻出的《清明上河圖》格外引人注目。

 在這件作品上,既有中國國畫的筆墨效果,又有中國古代的金石韻味,八百多人神態各異,盡顯作者技藝和功力。這與劉永強多年在刻瓷藝術實踐中的探索和創新密不可分。

 「每天都會工作八到十個小時。」劉永強告訴筆者,只要有時間他就會「悶」在工作室裡,這個習慣從沒有間斷過。

 每一件作品他都力求完美,從來不求速得。從一抔細土開始,他精心調製比例混合,製坯、上釉、燒製,然後按照成品陶瓷的色彩和造型,進行彩繪或刻瓷的藝術再加工。

 「我創作作品不是為了賣錢,而是追求更深層次的意境和內涵。」劉永強說,從事陶瓷藝術不能浮躁,急於求成,每一筆都是自己內心的流露,要用心去感悟和創作。「幹這一行這麼多年了,現在才幹出點感覺來。」

 近年來,劉永強先後燒製出浮雕梅瓶、葫蘆瓶以及浮雕孔子瓶、老子瓶等系列魯青瓷瓶文化藝術作品。他還提出「陶瓷藝術實用化」理念,設計生產出茶杯、文房四寶、碗等多種魯青瓷器皿。

 「我這一生只幹一件事,就是把中國陶瓷藝術傳承發揚好。」劉永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