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放大鏡)淺談手工摺扇的保存修復(一)  沈海洋 陳志亮 澳門文物保存修復學會

 「扇」在古漢語中可以是動詞、名詞或量詞,如:扇(通搧)風、蒲扇、一扇門等。按我國考古發掘出土文物信息可知,早於兩千三百多年前,已有竹扇(Bamboo Fan)和羽扇(Feather Fan),至東漢時期還出現了紈扇(Circular Fan)。前者屬取涼用扇,後二者同屬取涼及儀仗之用。為此,筆者以為,竹扇、羽扇和紈扇均屬我國傳統的手搖扇。至於現今常見的摺扇(Folding Fan,見附圖一),據資料顯示,大約出現於宋代。

 摺扇又名紙扇、撒扇(註一)、掐扇(註二)、聚骨扇(註三)等。相對竹扇、羽扇和紈扇的悠久歷史來說,摺扇則相形見絀。及至北宋末年,摺扇是以舶來品之形式出現,並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睞。舶來之說有二,一說,宋‧郭若虛所著的《圖畫見聞誌》卷六「高麗國」條,有以下描述:「高麗使臣來中國,或用摺疊扇為私覿物。其扇用青紙為之,上畫本國豪貴,雜以婦人鞍馬,或臨水為金沙灘,暨蓮荷、花木、水禽之類,點綴精巧,又以銀塗為雲氣月色之狀,極為可愛……」二說,宣和年間的徐兢,著有《宣和奉使高麗圖經》,當中述及高麗的「畫摺扇」傳自日本。此外,宋朝文豪蘇轍有詩《楊主簿日本扇》曰:「扇從日本來,風非日本風……但執日本扇,風來自無窮。」所以,筆者以為,摺扇始於日本,經高麗再輾轉傳入中土。

 早期傳入的摺扇,也稱倭扇(註四),日語謂之「せんす」或「扇子」,宋、元時期,使用者只有少數的文人和外交使臣,故未能形成流行文化。明中葉以後,摺扇漸漸廣受文人喜愛,及至明代末年,江南一帶出現大量的摺扇作坊,並根據皇室貴族、文人雅士的偏好,製作出許多獨特的摺扇精品。摺扇雖源自日本,但中土的工藝師只取其開合概念,並未有倣照倭扇的製作規格,因此發展出風格迴異的摺扇。相異之處有六:

 一)扇骨支數 - 倭扇扇骨的支數常為九股(見附圖二),而中土所造摺扇的扇骨支數,因不同時期和地區存有差異,普遍介乎七至卅四股不等,因此,中土摺扇的扇骨股數,其變化更為複雜,且較倭扇為多。

 二)摺扇扇骨分兩種 - 首尾稱作「門骨」,中間稱為「小骨」。因倭扇的門骨與小骨尺寸相同,且均小於摺疊後扇面的寬度,故,紙扇部分外露是倭扇的特點之一;相反,中土摺扇十分注重門骨的尺寸,必須與摺疊後扇面的寛度相同而達至全面覆蓋效果,以保護扇面。扇骨材料豐富多樣,普遍使用竹材;倭扇扇骨工藝簡潔清雅,中土扇骨講究選材及精雕細琢,以顯高雅。

 三)扇面尺寸比例 - 扇面展開後,倭扇扇面的半徑與外弧長度的比例是一比二;而中土所製作的扇面,其半徑與外弧長度比例約為一比三。

 四)扇面紙質 - 倭扇多以鵶青紙(近似烏鴉羽毛色澤)、蠶繭紙及泥金紙作扇面;從現存明、清時期扇面畫冊可知,中土摺扇多以泥金箋、灑金紙、單色素紙、黑紙等材料作扇面。

 五)扇面題材 - 不論是倭扇還是中土摺扇,扇面題材大多是山水、花鳥、庭園、仕女、名人書法等,而隨著我國碑帖學的發展,也有使用拓片來作為摺扇的扇面。

 六)裝飾工藝 - 倭扇裝飾清雅,製作相對簡易;中土摺扇的扇面會以絲綾作包邊處理,以顯高雅和保護摺扇邊緣。此外,扇墜和扇囊也是我國扇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裝飾及附屬品。早期的扇墜一般為玉雕、珠寶繫以絲線結成瓔珞;扇囊則採用絲織品縫製,用作摺扇的日常收藏保護。

         綜上可知,摺扇雖傳自日本,但在製作規格和藝術風格上,中土摺扇有別於倭扇而自成一格,所形成的流行風潮延續了六百餘年,集繪畫、書法、鈐印、雕刻於一身,有「袖珍綜合藝術品」之稱,名揚中外。<待續>

 註一:劉元卿《賢奕編》卷四:「摺疊扇,一名撒扇;蓋收則摺疊,用則撒開,故名。」

 註二:明‧陳貞慧《物理小志》:「掐扇,抑亦團扇之摺疊者。」

 註三:金‧完顏璟所作詞《蝶戀花‧聚骨扇》:「幾股湘江龍骨瘦,巧樣翻騰,疊作湘波皺。」

 註四:明‧張羽寫詩《倭扇》:「萬里扶桑國,年年貢扇來;皇都無酷暑,賜爾扶塵埃。」◇

 micrcr@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