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採用衞星遙感技術保護古建築  方列

 記者從杭州市歷史建築保護管理中心了解到,截至二0一九上半年,杭州市已完成了主城區範圍內三百六十四處歷史建築的衞星圖精準定點與錄入工作,標誌着歷史建築的日常保護監管從「人力巡查」走向了「衞星遙感」。

 歷史建築保護是當前中國社會高度關注的文化遺產保護問題,在此之前,各地的歷史建築日常監管以「人巡」模式為基礎,由歷史建築保護中心組織志願者隊伍開展定期巡查、特殊天氣重點檢查等工作。

 當前文物執法督察工作任務多、責任重、人員少,基層文物部門力量更為薄弱。歷史建築精準定點並錄入衞星圖後,可實現衞星圖實時查勘,與「人巡」模式互為補充。新技術手段不僅能大大提升文物監管能力,有效彌補監管力量不足等問題,而且發現問題客觀準確、説服力強。

 目前,文史挖掘普遍採用現場踏勘、原住民訪談、專家諮詢等方式來蒐集資料,工作人員還需將蒐集的信息與檔案館留存的相關資料,進行相互佐證與整合。但在現實情況下,檔案時有缺失,導致一些信息無法佐證或出現錯漏。隨着歷史建築精準定點並錄入衞星圖工作的完成,建築在地理空間上的歷史狀態可通過衞星圖系統進行逆向追溯。通過不同時期衞星圖、結合同期文史資料進行比照,實現精準辨析。

 同時,根據衞星圖系統高頻、實時更新的屬性,已錄入歷史建築在保護過程中涉及違規拆建、破壞損毀情況時,均可通過衞星圖系統調出相關聯數據,覈查違規拆建、破壞損毀等行為的發生時間、破壞程度等基礎信息,為管理部門後續進行的保護執法提供合理依據。

 據中國國家文物局督察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國家文物局將繼續加強新技術在執法督察工作中的應用,探索和推進「互聯網+執法」,依託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充分運用衞星遙感、無人機等科技手段,提升文物行政執法監控預警能力和科學辦案水平。◇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