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民族,總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 濠江 陳主錕

 「晶片光砸錢不行,要砸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化學家」。日前,任正非在深圳接受採訪時,一語到破了我國科技發展的唯一途徑。

 一個民族,總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他們善於思考,勇於攀登科技巔峰。

 相信很多人都會對此感到疑惑。俗話說的好,「有錢能使鬼推磨」。咱們有錢,請外國人來替我們做事,豈不美哉?沒錯,我們是可以請外國人來做事,研發技術。在這之後,我們再用錢買回來。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在中國歷史上,就曾經因為請外國人來做事,發生過非常慘痛的教訓。

 甲午海戰時期,英商怡和洋行買辦克錫致電清政府的李鴻章,稱南美各國有意向中國出售軍艦,經過多方交涉,智利一方願將七艘戰艦賣給中國。但在李鴻章籌措購買軍艦款完畢的時候。卻接到智利一方的電報,他們不能把戰艦賣給中國。只因為日本從他們那裡買了一艘。再後來,德國顧問漢娜根稱阿根廷有三艘船可賣,又有人說巴西也有戰艦可賣,但當李鴻章最終買了回來,才發現是一個騙局,最終直接造成了,中國在南美購船計計劃的失敗,這或多或少,影響了甲午海戰的結局。這便是中國人自己不思進取,不想動腦,不願意自己研發,只想在戰爭的期間,臨時抱佛腳,尋求外國人的幫助所造成的後果。這其實也不能全怪外國人,因為他們作為中立的一方,不支持,也不反對戰爭雙方中的任何一方,若沒有和其中一方有特別好關係的話,這對他們來說,利益至上,誰給的錢多,我就賣給誰,這樣就導致了清政府,錢砸了,卻沒有獲得南美任何一個國家的軍艦。

 事實證明了,光砸錢給外國人是不行的。但是,如果我們沒有特別多的錢,卻把錢砸在很多科學家身上呢?情況又會大不一樣。

 上個世紀,五十到七十年代,我國參與「兩彈一星」計劃的科學家,在新中國沒有錢、物質和技術都極端艱苦的條件下,毅然決定,捨棄國外優渥的工作環境和薪金,其中科學家程開甲,甚至拒絕了物理學大師玻爾留校任教的邀請,懷著對新中國的熱愛,積極回應國家號召,回到祖國,投身到國家的科研事業中。靠著不懈研究和探索,他們用較短的時間,完成我國「兩彈一星」的計畫,亮出了核武器這把劍,抵制了帝國主義的核威脅,這便是我國一代民族科學家,他們沒有利益的權衡,只有祖國利益的召喚。

 一個民族,總要有這麼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國家才會有希望。黑格爾說得沒錯:敢於探究事物道理,善於思考,一直是一個民族最寶貴的財富。若中國想要站在科技之巔,還要依靠我們這一代。作為科技的人才,更要有一片愛國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