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成長家長適度「離場」  王立

 幼稚園的小朋友上課時,老師經常會發現有幾個小朋友總是說:「老師我不會」、「老師你幫我做」。其實,老師要求小朋友做的事情都是一般孩子力能所及的,但是有的小朋友卻只是站在旁邊,臉面悲傷地看著其他正在按老師要求做著相同問題的同學們。

 現代的父母生孩子都比較少,父母在各方面都很心疼孩子,恨不得捧在手心,為孩子包辦一切事務。但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孩子需要具備獨立思考、判斷及選擇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和家長應該共同努力採用一致的教育方法,為幼兒在學習與生活的獨立性方面的發展創造環境與條件。老師和家長都應該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瑣碎小事,對幼兒進行獨立性的培養,如買孩子的食品、衣服、玩具等。

 身為孩子的親人,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除了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之外,也要做好另一方面準備:隨著孩子逐漸地長大,家長要逐步培養孩子獨立生活能力,或者說家長要適當地選擇逐漸「退場」。

 從讀幼稚園開始,每位小朋友都有家長(父母、監護人或保姆)護送返校。在孩子進入校門前,特別是親人們,更加細心叮嚀著孩子。如此溫馨的畫面,感動著佇立在一旁觀望的家長們、老師們。

 有位家長的女兒叫小甜甜,老師們依稀記得小甜甜剛入幼稚園K1時,母女倆總是在校門口甜蜜蜜地告別。時光飛逝,眼前的小甜甜已經逐漸長大。有時,在返學途中,她想要撒嬌,還得選擇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偷偷地窩在媽咪的懷裡一小會兒。若給同學撞見,還要假裝成是媽媽的「需要」,她為了避免產生更多的誤會,解釋如此作法是媽媽的意思:「我已經長大了,不需要媽媽抱抱了。」但是身為家長者也應該思考:母親是一份獨特的角色,對孩子除了衣、食、住、行的照顧及陪伴之外,似乎也得留意自身情緒的轉變。例如:當孩子不再那麼需要那麼多的父母照顧時,自己的內心會發生甚麼樣的變化呢?是失落?是傷心?還是高興?

 小甜甜升入小三以後,就如同多數孩子一樣,開始發展一些與家長「對立」的情緒。例如:媽媽建議她可以用A方法處理事情,但她卻選擇了用B方法處理事情,她常常想用自己的方法處理自己生活周圍的事情。

 前天吃早餐時,她突然問母親;「媽媽,為甚麼都是我聽你們的?你們怎麼不聽我的呢?」爸爸聽到笑而不答,於是媽媽說:「好像是啊!我們也有很多次是聽你的呀!比如上星期日的中午,我們是按照你的意思去某某餐廳吃午餐的呀!」

 小甜甜覺得這還不夠,她又接著說:「你們規定的事情比我多太多了,都是需要我配合的,這不公平。」

 父母看著她十分認真的態度,感到她逐漸長大了,在生活中逐漸有越來越多的獨立思考。

 母親耐著性子問小甜甜:「好像你想決定自己更多的事,是嗎?」小甜甜點頭表示同意:「嗯。」

 「可以啊,我們來試試看,從哪兒開始好呢?」母親問。

 於是,母女二人開始討論,哪些事聽她的,哪些事聽大人的。原來,這也是孩子用「說」的方式,擁有在家庭生活方式的方法,可是有些事情在未成行之前也讓小甜甜的母親捏一把冷汗。

 小甜甜規定她的房間要由她決定甚麼時候開門或關門;以及開燈或關燈的時間......母親說:「可以啊!」母親很開心,感到女兒逐漸長大了,卻也有些失落,因孩子不再那麼需要媽媽了。

 這是一個矛盾的歷程,當孩子發展了更多的獨立性、自主性,相對地,也會有些擔心母親減少了對她的疼惜,所以,偶爾她也會說:「媽媽,過來抱一下!」於是母女擁抱一下,但身為母親者心裡比以往更明白,這只不過是一種安慰,小甜甜並不想久留,她只是想確認一下,母女依然甜蜜,因為外面的世界對她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孩子小小的私心,偶爾會很想「留」住她,例如:她有時會說,好想跟媽媽一起睡覺,不要自己一個人住一間房睡覺,好懷念和媽媽一起睡覺的日子。

 此時,理性的媽媽溫和而堅定地說:「小甜甜長大了啊!可以自己一個人睡一間房了!過來,媽媽抱一下吧!」事實上,表面上看似心平氣和,然而心裡明白,媽媽自己也是十分懷念小甜甜還是小寶貝的日子,因為親子之間的甜蜜太吸引人了。有時,一不小心,會讓原本蓄勢待發的孩子停滯不前,繼續扮演「母親心中可愛的小寶貝」。

 做了母親,才知道其中的難處與智慧。原來淡定地看著孩子長大,在有主見的背後,是需要很多的愛與祝福。期盼孩子可以脫離母親溫暖的臂膀才能真正獨立,勇敢面對外面世界的挑戰;有時孩子說些不討人喜歡或是冒險的話、表達自己與母親不同的看法,也是孩子「長大」的一種必修課程,那麼身為母親者如何接招、拆招,則需要雄厚的信心與安心做為關鍵的基礎。

 母親見到小甜甜越來越喜歡享受獨自閱讀、與同學玩耍,留意到自己此刻複雜的心情。夜深人靜,整頓思緒,分辨是喜?是悲?意外地發現,順應孩子的發展,也許是最佳選擇!當孩子依偎在母親身旁,母親知道孩子需要媽媽的支持;當孩子離開母親時,身為母親者要明白那不是拒絕,更不是傷害,只是要鍛鍊孩子自己逐漸長大。也許做為父母者,需要有一層更深刻的領悟。

 在陪伴子女成長的過程中,除了習慣性「埋頭苦幹」,更需要家長漸漸地準備如何在孩子逐漸成長的過程中,適時地選擇慢慢地「退場」,而且不放鬆對他們更深層次的教育與引導。

 早晨,雙親見到小甜甜精神奕奕起床,又是新的一天開始,全家人一起吃早餐,吃完早餐之後,小甜甜揹上昨晚自己整理好的書包。母親牽著小甜甜的手,愉快地走向學校。到了學校的門口,小甜甜溫馨地給了母親一個大大的擁抱。

 此刻,母親感動莫名。心想,也許讓自己和孩子正常相處在當下,好好珍惜平時相處的時光,也是日後孩子逐漸長大後的回憶。家長一方面在孩子逐漸長大過程中,逐步培養孩子獨立的生活能力,以便在適當時機,家長採取生活中的逐漸「退場」時,大家都含有一顆「定心丸」。

 因此,雙親之愛的第一個任務是和孩子親密,呵護孩子成長;第二個任務是和孩子分離,促進孩子獨立。母女或母子一場,是生命中最深厚的緣分,深情只在這漸行漸遠中才趨於真實。若父母親把順序做反了,就是在做一件反自然的事,既讓孩子童年「貧瘠」,又讓孩子的成年生活窒息。因此,強烈的雙親之愛不是對孩子恒久的佔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