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評口)暗色童話 人與動物走得出的困境 泰來

 迪士尼的小飛象是不少成年人耳熟能詳的角色,牠比現今不少父母都要年長,早在1941年誕生的動畫角色,在動畫《小飛象》故事中,一隻天生有大耳的小飛象因為樣子奇特,自出娘胎便受盡人們嘲笑,直到牠以巨耳作出驚人的飛行壯舉,成為馬戲團中的大明星便改變了人們對牠的看法。

 添布頓(Tim Burton)與迪士尼合作炮製這部《小飛象》真人電影,除了將補遺了小象的故事,亦帶出了七十多年後大家對馬戲團的價值體會,不應該再圈養著野生動物,牠們生來就不是來娛樂大家的,但我相信這應該與故事誕生年代人們的想法大大不同,加上故事中小女孩生長於馬戲團,卻不想成為聚光燈下的主角,反而對科學研究甚有興趣;本是馬術英雄的父親卻又因為戰爭成為殘障……一點一滴都有著添布頓想跟大家說到的黑暗層面:現今社會的動物、寵物不該是大家的娛樂、小朋友不應再困於父母的期望、英雄亦被斷臂,以後走的路向也有不同……

 將小飛象與兩名小孩子作對比,講的是要有信心,一如聖經有說過:「當上帝關了一扇門,必打開另一扇窗。」小飛象靠的是羽毛、小女孩依靠是項鍊的鎖匙,當最後兩者都不可靠時,總得要靠自己,自己便是信心的來源,為自己開啟任何的門或窗,走出困境。

 有趣的是故事中歹角夢想國的老闆米高‧基頓的出現,讓我不其然想到電影發行商迪士尼,也不是有個近似夢想國的樂園嗎?慶幸的是迪士尼樂園只有機動遊戲及由人扮演的卡通人物角色,沒有真正圈養小動物,才不致於落得電影中老闆的下場(我又聯想到其他有不少動物表演或展出的樂團……)

 除了小孩/小象遇到難關時如何突破?故事中的親情亦是重要一環。小象因為與母親分開,成為故事中大伙兒要設法助牠們重聚的主線故事,甚麼加入大財團、進駐樂園場地、為更多人表演等,大家的目的還是為了小象要找到媽媽。短短的劇情恰巧地讓牠們重遇,各人更有驚無險地化解重重難關,各得其所。

 最後沒有動物的馬戲團仍能大受歡迎、動物們又可以重返大自然,與世無爭……因為故事背景大約安排在一戰之後,讓我們覺得這安排仍可接受,反之在今時今日,故事就真成變成童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