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台灣

 「台灣女婿」寶島生根記◎ 在台灣桃園機場附近的畫室內,來自貴州的侗族畫家梁全威手執畫筆,揮灑自如。

 一九七三年出生的梁全威,畢業於貴州黔東南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美術系。二十多年前,他結識一位到貴州進行田野調查的台灣女生;兩人一九九九年結婚,二00五年定居台灣。

 近日,這位台灣女婿在桃園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分享來台多年的故事。

 統計顯示,目前兩岸婚姻約四十萬對。早年的兩岸婚姻,主要為大陸女子嫁台灣男子。作為「台灣女婿」,要適應新環境,人脈、資源等都要從零開始,比「台灣兒媳」更難融入當地社會,在找工作等方面遇到的困難更大。

 初到台灣時,梁全威感覺「周圍的人素養都挺高」。但他很快發現,作為陸配,找工作、辦畫展等會受到一些歧視。梁全威認為,大陸配偶文化程度參差不齊,不少台灣民眾對陸配存在偏見或誤解。

 定居台灣不久後,梁全威與其他來自大陸的「台灣女婿」組成「台灣姑爺協會」,希望大家共享資訊和資源,促進各自事業發展。協會中許多人雖然有高學歷,但在台灣不被承認,初入寶島想安居樂業並不易。有人開餐廳,有的當導遊,有的在夜市擺攤,還有人選擇回大陸發展。

 很早就立志當職業畫家的梁全威,在台灣創作半抽象油畫。作品中,有貴州老家豐收的喜悅,有大陸配偶渴望扎根寶島的努力,也有對兩岸婚姻的憧憬與迷茫。「感覺好像飄在半空中,無法生根。」二0一五年,因「緣份走到盡頭」,梁全威與妻子離婚,「當時更感覺根是虛無縹緲的」。

 在約一百五十平方米的畫室中,一幅樹扎根於牆的作品特別引人注目。梁全威說,在石頭中要長出根來很辛苦,但不能抱怨。擁有旺盛的生命力,別人才會為你鼓掌。不努力的話,永遠無翻身機會。

 二0一五年夏秋之際的一場颱風幾乎把梁全威擊垮。當時他位於淡水的畫室,半夜被颱風掀掉屋頂,水灌進屋子,風吹倒畫作,「像經歷戰爭般一片狼藉」。在沒有屋頂的畫室中,他蜷縮在一個小角落裡,住了二十多天。「當時我無家可歸,像個流浪遊民。」

 後來,一位朋友將位於桃園的空屋提供給梁全威,他有了新畫室。作為回報,他每年給朋友一幅畫作。

 新畫室很陳舊,在沒有鷹架的情況下,梁全威花了三個月,將貴州風景塗鴉在畫室外牆。一手扶梯子,一手繪鄉愁:「希望貴州朋友來到這裡,也有在故鄉的感覺。」

 已重組家庭的梁全威,每天堅持創作約十五小時。長期久坐繪畫,他患上強直性脊柱炎,一度連抬腳上樓梯都很困難。

 梁全威並不招收學生,只是偶爾指導鄰居小孩兒畫畫,或幫附近學校彩繪。忙碌中,他始終關注著兩岸關係發展。

 「兩岸關係的大氣候,會影響小家庭。」梁全威表示,大陸配偶在兩岸交流前沿,更希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岸民眾都應增加對彼此的了解,有機會他會邀請台灣朋友到大陸參訪。他還希望,未來能在故鄉建美術館。(中新社記者陳小願 孔任遠)

 

免費報紙資料僅提供最近兩年之內容,更久遠之歷史資料瀏覽,請登記申請館藏會員訂閱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