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培養「聽話」的孩子嗎? 王立業

 我們小時候覺得,被家長或大人誇一句「聽話」是很高的榮譽,一般會伴著由衷的笑容,這笑容彷彿在宣告:「你是一個合格的好孩子。」到了成年之後,我依然這麼認為。

 直到有一次,我聽了一位在國外做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的教授的講座,他卻說:「我最看不得的是家長總是說,孩子要聽話懂事,越聽話越好。真的是越聽話越好嗎?我有個朋友的孩子叫洪亮,兩歲多時,活潑好動,上躥下跳。看到喜歡的東西都要上前摸一摸;後來,交給奶奶帶,過了一段時間,再見到洪亮時,令人感覺他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一見到陌生人,就往媽媽背後躲。從來不主動說話,看到別的小孩在玩玩具,他的眼睛直直地盯著,十分羨慕。大人鼓勵他過去和這個小孩一起玩,那位小朋友也來拉他一起玩,他還是一直抱著媽媽不鬆手。孩子的奶奶說:「這孩子原來特別調皮,是『上房揭瓦』的那種孩子;後來,我在家嚴管他之後,你們看他現在多聽話。」教授嘗試著和他說話,他許久說不出話,問他年齡,他支支吾吾地說:「我今年五歲了。」旁邊的奶奶立即大聲糾正:「你今年五歲半了,怎麼說這麼多次你都記不住!」

 老一代人總是覺得,孩子就是要聽話,而聽話孩子就是靠罵、打出來的。教授說:「我很痛心,不斷地訓斥、罵、打,把一個有梭、有角的孩子,硬生生變成一個圓滑的、沒有個性的孩子,其實我們需要的不是這樣『聽話』的孩子。」

 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吃飯的時候,孩子自己想夾豆子吃。但是因為他用筷子還不熟練,試了幾次都沒夾起來。他的媽媽一巴掌就打在孩子的小手上,罵他:「我是怎樣教你的?夾不了的菜就不要吃,對別人多不禮貌!」孩子「哇!」地一聲就哭了。事實是有的孩子學用筷子慢,何況這孩子還不到三歲,不能熟練用筷子很正常。也可能有的父母認為,讓孩子聽話,就可以減少教育孩子的精力。然而,打壓式的教育孩子方法,早已證明是不可行的。

 二十世紀時,美國康乃爾大學有一位研究家庭教育的心理學者,是軍人出身,他提倡父母教育孩子,要以軍隊式狼性教育進行管理。他曾公開宣稱:「管理即是效率,效率是教育之本。」聽起來,似乎很有理,但他做了一個很尷尬的試驗後,卻打了自己的臉。

 試驗方式是︰一群父母帶著孩子,經過計算,孩子將數字填到指定方格上。

 試驗分成兩組。其中一組的孩子一旦出現錯誤,其父母立即大聲批評指正。另一組則只會在多次出錯後,用更溫柔的語氣提醒。學者起初認為,軍隊式的即時糾正和嚴格管控會讓孩子作業的效率更高。結果卻並非如此。

 被嚴格糾正的孩子,越來越縮手縮腳。為了不挨罵,填的速度越來越慢。而另一組孩子,在經過提示,意識到錯誤之後,速度越來越快了。因為他們沒有挨罵的顧忌,當熟練起來就更快了。

 平時,為了讓孩子聽話,一味地批評、打壓,只會令孩子為了避免打罵,變得好多事都不敢嘗試,有不滿也不敢說,而孩子本來能夠做好的事情,都會變得艱難而陌生。本想省事,卻給孩子帶來了無比沉重的負擔,深埋在心底的想法和情緒,只會在心裡慢慢地積累、發酵。

 那麼,今後對孩子是一壓到底,最終令他們變得自卑、懦弱,還是爆發出來、形成暴力傾向,誰也說不好。畢竟,外界的因素是我們無法控制的。等到孩子性格徹底成型,再想去改,卻為時已晚。如果為了帶孩子不那麼費力,去追求這種「聽話孩子」的父母,都是不走心的,只會毀了孩子的一生。為人父母也是一種職業,而且是世界上、最需要用心的職業。

 有人說:現在流行賞識教育,誇一誇孩子,也能很聽話。這種「聽話」對孩子好不好?是否入心呢?斯坦福大學著名的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維克的研究發現:如果太過泛泛的隨意地稱讚孩子「聽話」、「聰明」,反而會讓這些優點變成孩子的包袱。孩子會把他的成功都歸功於自己的聰明、聽話,從而否定了他自身的努力。

 現實生活中,為了不丟掉這些優點,他會用更簡單、更舒服的方式來達成目標,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舒適區」。關於「舒適區」,有一個很好的問題:人處在「舒適區」中是怎麼廢掉的?大多人的答案都是表明若人處在「舒適區」中會沉溺於「容易獲得成就感」的事情。

 如果以後發現:短期的努力,無法帶來超額的回報,就會輕易放棄努力。這種隨便誇孩子,最終讓孩子聽話的方法,叫做「習慣性聽話」。在父母的強化練習下,當孩子學會了這種「習慣性聽話」,往後,他就只願意按照父母樂意的方法去做,保證自己能夠繼續保持「聽話」的狀態,如此一來,人生的路只能如此了。

 兒童時期是最富有創造力的時候,如果這時都不突破「舒適區」,以後就更難了。很多人一輩子就是這樣廢掉的。這樣的「聽話」,無非是換了一副面具,這樣的讚揚寧可不要。

 如前面那位教授所說,我們不要那種「聽話」的孩子。父母需要的是讓孩子能夠「自己聽自己的話」。遵從自己的內心和天性,成長為一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自己。我們需要給他們更多的自信,讓他們能夠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那麼,怎樣的表揚才算是走心的、有效的呢?

 美國康乃爾大學的研究發現,表揚方式使用女性思維時,更為有效。特點在於:具體、有細節、有針對性,而不盲目寬泛;注意當下和過程,而不僅僅關注結果。

 有位叫熊熊的小朋友兩歲時,媽媽喜歡誇他:好聰明、好聽話、好厲害。不停地誇他。後來當熊熊,自己獨立拼出一個小模型或是自己吃完一整碗飯,沒有家人誇他聽話、聰明的時候,他會鬧起來,甚至會將模型、飯碗扔掉。後來,他的媽媽換了一種方式,抓住一些小地方表揚。比如:他拼好了一小塊拼圖或者是看圖時有新發現,就表揚他:「這兩個地方挺像一樣的,熊熊一下就看出不同的地方了,真細心呀!」聽到這些,他高興起來會抱著誇獎人的臉親一下。

 每個孩子完成一個任務,會經歷許多困難,當中克服困難的過程,是他們成就感的來源。當我們關注這個過程,並給予表揚時,孩子的成就感就會成倍增長,這樣的認可,會使孩子繼續堅持「克服困難,獲得成就」的這種路線,形成良性循環,而不是拘泥於那些寬泛的特點。這樣誇獎出來的孩子,比那些所謂「聽話」的孩子更能走自己的路,去追求更精彩的人生。

 我們不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樣,只知聽話,毫無個性;我們都希望,我們給孩子的愛是獨一無二的。這份愛,會讓他成長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即使在茫茫人海中,我們都可以驕傲地說:那顆閃亮的星星就是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