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公廁成為株洲的文明驛站

 【新華社長沙十二月九日電】(記者陽建)冬日,湘江畔,寒風中步入「建寧驛站」,迎面而來的是火紅的電子壁爐裝飾。一個電子屏幕上顯示著男女公共衛生間的實時溫度、溼度、空氣質量等數據。乾凈的便池上方擺著綠植,墻面上貼的是防火防潮的不燃板。擰開水龍頭,熱水流過手心,寒意頓消。

 這是記者在湖南株洲市蘆淞區街頭體驗的場景,是這座工業之城探索「廁所革命」的縮影。

 今年八月以來,株洲市圍繞城區公廁佈局不合理、數量不充足、功能不完善、質量不達標、管理不精細等問題,以創新化、標準化舉措啟動城區「廁所革命」,提出在今年內基本完成新建二百座、改造二百座、社會開放二百座公廁的目標。

 新建公廁被命名為「建寧驛站」,取自株洲古稱。規劃選址以方便市民如廁為最大原則,綜合考慮人流密度、公交站點等因素,突出「街兩旁、江兩岸、橋底下、公園裏、市場中」等五個重點區域。

 在公廁內部,中央空調、二十四小時熱水、感應卷紙與洗手液、烘手器等設施一應俱全,還引入「智慧廁所」系統對廁所各個功能進行管理,能實現智能除臭,確保如廁環境無異味、舒適。

 為解決女廁排長隊的問題,在一些人流集中的公廁,規劃的女性廁位是男性廁位的兩倍以上。驛站還設有第三衛生間,配有母嬰護理台、幼兒坐便器、無障礙設施、緊急呼叫按鈕等裝置,考慮到了婦女、兒童、老年和殘障人士的如廁需求。

 一些「建寧驛站」還配有小型便利店,並配套建設了小型就餐台、休息座椅、直飲水、稱重儀、急救箱、手機充電站、共享雨傘等設施。有的公廁還設有圖書漂流角,放有自願捐贈的圖書,以便市民借閱。

 株洲市副市長譚可敏說,株洲在提供如廁基本功能的基礎上,導入多種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的附加服務,希望推動整個社會轉變對廁所的觀念、提升文明素質。

 「一個公廁有如此豐富的功能與服務。每一個細微處都很用心,猶如一把尺子丈量出這座城市的溫度與文明。」一位在株洲求學的外地大學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