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關於快樂的一堂課   李藹妍

在漫長的求學生涯中,學校一直在教授語文、英文、數學等基礎學科,好不容易諗到大學,學生終於可以按興趣選擇自己心儀的科系,修讀喜歡的科目,但在眾多的選項中,不曾存在一門課,教人們如何可以快樂。

在不久之前,無意中參加了一個工作坊,上了關於快樂的一堂課。這個活動,主講者沒有教授任何關於快樂的理論,活動的內容是邀請參加者講述困擾自己的事情。參加者講述了大大小小的難題,當中包括,不和睦的家庭關係,父親對母親經常惡言相向,以致影響了其待人接物的態度,甚至和異性的相處。還有一個個案,個案中的男主角對自己過去所犯的錯誤感到內疚,出於補償心態希望能好好彌補妻子和兒子,但卻令自己的情緒一直陷於低谷。聽著參加者的故事,感覺每一個課題都不容易解決,不快樂似乎是理所當然的結果。主講者在了解了講述者的想法和感受後,請他們嘗試轉換以另一個角色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遭遇。

第一個個案中,父親對待母親和兒女的態度是有不對的地方,但他的態度與價值觀是受到上一代,或再上一代的傳統思想影響,他不是一個完美的丈夫、父親,但這一切並非只是他一個人的責任,上一代的教育,思想的灌輸亦是造成這個結果的因素,個案中的父親亦是時代的受害者。縱然女講述者在一個不和睦的家庭中成長,但她也值得被愛,值得擁有幸福,當主講者通過演視法讓主角看到這一切,她決心放棄繼續當受害者,好好愛自己。

或許有人會覺得,悲傷的遭遇怎會這樣容易放下呢?但快樂與否並不在於發生了甚麼事情,而是我們看待事情的方法。好比如第二個個案中的主角,他一直為自己過去所犯的錯誤感到內疚,從而影響了自己的情緒、與妻子和孩子的關係,假如站在孩子的角度出發,問一問:他會需要爸爸內疚的負面情緒嗎?答案顯然易見,更壞的是負面情緒甚至會傳染給孩子,造成更差的結果。

人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快樂是一道選擇題。懂得換位思考、拒絶認為自己是一個受害者的角色和好好愛自己,正是選擇快樂的方法。這堂關於快樂的課堂所帶出的都是顯淺易懂的道理,但卻充實了每位參加者的心靈,因為從今以後我們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