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多面睇)淺談刻板印象

 在翻閱與性別刻板印象相關的資料裡,雖然提及老師是推動性別平等裡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同時諷刺的是,在學校裡以職業為基層教職老師來說,女性的比例比男性高,按邏輯來說,女性當校長的機率應該也較大,但以台灣來說女性當校長的比例卻不到十分之一,為甚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研究指出這是因為「社會對於兩性的期待大不相同」。有些女性選擇教師作為職業是因為喜歡這份職業的穩定性與母職性,且有寒暑假較能配合兼顧家庭。就女性需要負擔較多照顧孩子的責任及家務的傳統框架來說,相對要肩負較多行政職務如主任或校長的職位,女性可能要面對家人的不支持或反對的困境。這些自身就被不平等氛圍下成長的老師,又如何真實地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也是值得深思的。

 相關研究提供因應之道,包括:「一、建立自我性別與角色的認同,二、相關培訓與執行工作宜同步落實,三、全面檢討課程結構,四、推動教師的在職進修,五、檢討學校空間設計」,透過有系統化的性別教育,協助學生建立其自我性別角色的認同及強調性別尊重、強化老師在性別平等教育的意識與培訓、檢視及去除課程及教學活動等有扭曲或不利性別的內容;最後,學校基本設施與空間規劃能更充份顧及女性的需求,如照明及增加監控與求救的系統等,提高安全感與降低犯罪的可能性。雖然兩性平權、性別平等之路艱辛,但校園教育正是一個最恰當的起點與最務實的紮根。(六‧完)◇發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