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次難忘的中樂工作坊 鏡平中學 黃文雅

 剛放暑假,我就參加了由教育暨青年局主辦的「學生藝術教育普及計劃——品味傳統·共賞中樂」工作坊。在這裡,我學到了許多知識,得到了許多難忘的體驗。

 那日,我們從澳門港澳碼頭出發,一個小時的船程,來到了香港。抵達後,我們興致勃勃地踏上了這塊被稱為「東方明珠」的土地,步行前往上環文娛中心香港中樂團。在觀看了一個關於該中樂團優秀成績的影片之後,親切的周指揮親自給我們為香港中樂團做了個介紹。他說出了嚇我一跳的數字,原來這個專職樂團一年約有兩百場演出,團裡有至少九十名成員,平時不是排練就是演出,十分繁忙!這讓我對這些為藝術工作的老師們更加敬佩與崇拜了。我們還知道了中樂團在香港叫「中樂團」,在新加坡一帶叫「華樂團」,在內地叫「民樂團」,在臺灣叫「國樂團」,十分有趣。中午的午餐也是中式的,十分豐富,有蝦餃、燒賣、牛肉丸……中式的美食,配上腦中迴蕩著的優美中樂,竟有種「鐘鼓饌玉」的感覺,我們都吃得津津有味。

 飯後,團裡老師們分別為我們講解彈、吹、拉、打四大家族。首先是介紹彈的樂器,有琵琶、柳琴、中阮、古箏、揚琴等,我們還在老師的指導下嘗試玩這些樂器。我很快便找出了揚琴裡的其中七個音,卻怎麼也搞不懂如何操控古箏,讓它流暢奏樂,看來我還需要一些耐心去「琢磨」它。然後是介紹吹的樂器,有簫、笙、大笛、曲笛等,老先生還展示出了他珍藏的骨笛,骨笛上細緻的雕工令我大為驚歎!老先生還教我們如何用丹田運氣吹奏,所謂丹田運氣可以增強氣血,不易受寒,他教的這些技巧我們都十分受用。接著,老師介紹拉的樂器,有高胡、二胡、中胡等。原來香港中樂團所用的拉弦樂器都是用人工製造的環保材料來代替昂貴的蛇皮,這種材料既可被大自然分解,亦可在濕度變化大的情況下依然保持穩定的音質,可謂是一舉兩得。最後,老師介紹打的樂器,打的樂器的敲擊部分可由三種材料製成:皮革、金屬、木材,而我們今天主要學習了用牛皮做的鼓。在老師的引領下,我們學會了香港活力鼓令廿四式中的第七式。我覺得打鼓是一件很有氣勢的事,這次親身體驗到了,真是榮幸。胡先生用詼諧幽默、生動活潑的講解方式介紹了這些樂器,令我印象極為深刻,大家都能全心全意投入其中,快樂無窮。這次精彩的中樂工作坊給我帶來了豐富的知識和體驗,令我刻骨銘心,終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