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騷小話兒)最好的狀態 喬捷
走進海邊書店,看到店家貼着一張標語:「風吹哪頁讀那頁」,上網搜一下,原來句子出自賈平凹二零零五年出版的小說《秦腔》,全句大意就是順應自然,不必過分強求。想起有次和朋友同行,聊到職業生涯抱負,我說我已找到認為最理想的狀態,希望一直保持下去。她問那狀態到底是甚麼?看到書店的標語,我便記起了之前的提問。
我想,人一旦沒有辦法做到自在自足,非得要訴諸外在,追求某些特定的成就,或者過於在乎外界的看法,忽略自己內心的需求,一般就很難快樂起來了。看着別人家庭和睦,不高興了。看着別人可以出外旅行,不高興了。看着人家出作品或得獎,不高興了。人家社交節目豐富,不高興。人家不用社交自由自在,也不高興。薪酬福利比自己好,不高興。沒有錢也過得逍遙,更不高興。工作上的同期升職當領導,心裏生悶氣;後輩平步青雲幹出成就,同樣不是味兒。
看似讓人不高興的事,還可以寫出千千萬萬種,但使自己快樂的方式只有一種:不計較。就承認自己是個普普通通的人,並在普普通通的人生中,還收穫了那麼多東西,家人的愛、同事的認同和敬重、朋友的鼓勵和扶持,還有後輩的尊重。單是這些,就夠讓人高興,夠讓人快樂了。
道理我是從前輩身上學的,當然不是像我這樣擺出一副說教臉說出來,而是相處中的發現。無論他是在《幸福來電》中客串一角,還是《澳門作家訪問錄》上受訪當主角,他始終身體力行「不把自己當回事」,對人只有諒解的「無所謂」,談自己從不自誇,還附帶千萬個謙虛的「抱歉」,這些都讓做製作的後輩深感佩服。風吹哪頁讀那頁,能幹多少是多少,怎樣都無所謂。我想,最好的狀態,不就這種狀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