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評口)破碎的超級英雄 泳藍
由鋼鐵人領軍的《復仇者聯盟》時代結束後,漫威超級英雄確實處於無以為繼的狀態,也許是發現了DC娛樂《自殺特攻:超能暴隊》的奇招奏效,所以漫威也終於打破傳統超級英雄電影的框架,推出由一眾遊走於灰色地帶的邊緣人物擔綱組成的《雷霆特攻隊》。這支由「反英雄」組成的特殊隊伍,不再提供觀眾一目了然的正邪二分法,而是帶領觀眾深入各個人物的破碎心靈深處,探索超能力光環背後的人性脆弱。《雷霆特攻隊》最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它細膩處理了每個角色的心理創傷,他們獲得的超能力與其說是禮物,不如說是各自內心缺失的外在延伸。葉蓮娜的矯健身手掩蓋不了她對「黑寡婦」姐姐的思念與罪惡感、寒冬戰士的機械臂承載著數十年的暴力記憶、紅色守衛者看似滑稽的愛國主義背後,是對自我價值的深度懷疑。導演沒有讓超能力成為解決問題的萬靈丹,反而將其呈現為角色們無法擺脫的心理負擔。
這支插科打諢組成的「特攻隊」本身就是一場心理實驗——一群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被逼組成一隊要去拯救世界的「英雄隊伍」。這種設定讓《雷霆特攻隊》更像是一齣披著超級英雄外衣的心理劇,動作場面固然精彩,但真正令人難忘的卻是角色間的情感碰撞與自我救贖,在幾乎擁有與超人(Superman)所有能力看齊的鮑伯力量下,葉蓮娜等被迫面對自己的心魔,觀眾看到的不再是完美無瑕、時刻為國捐軀的英雄,而只是與普羅大眾一樣在殘酷社會裡掙扎求存的普通人而已。
在價值觀愈發複雜的現代社會裡,純粹的正邪對立已經難以引起觀眾共鳴,《雷霆特攻隊》中角色的道德模糊性,恰恰反映了現代人對是非對錯的糾結,特攻隊各人所作的選擇往往並不是普遍價值觀中的「正確」,反而是映射出他們心理狀態與環境限制下的自然反應,這種設定也讓故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真實感與深度。電影的視覺語言也巧妙地強化了這種心理敘事,灰暗的色調、特寫鏡頭的頻繁使用,都讓觀眾不得不直視這些英雄人物的內心世界。
《雷霆特攻隊》在上映後獲得不少正面的評價,它的成功也是證明了超級英雄電影可以承載更豐富的心理內涵與人性探索,英雄往往背負著悲壯的過去,但經歷悲劇的又豈是只有英雄?《雷霆特攻隊》不再滿足於提供簡單的娛樂,更是邀請觀眾一同重新思考對英雄的定義、對正邪的判別,角色們內心那些無法癒合的傷口,是否反而成為他們最強大的力量來源?特異能力所在,也許並非來自於上天突然而來的機緣或賞賜。而在大銀幕裡超級英雄類型疲態漸顯的當下,《雷霆特攻隊》亦提供了一條值得期待的創新之路,讓超級英雄重新變得人性化,甚至比普通人更加脆弱,這或許才是當代真正需要的英雄形象吧?◇